标签:
杂谈 |


妈屿岛是我市出海口一处风光旖旎的小岛,这个面积仅一平方公里的小岛,却饱含了海洋和妈祖宗教文化的气息。不过,近两年来,我们来妈屿岛,似乎只与岛东侧那个天然海水浴场结缘,别的地方都极少涉足,更无问津。今天倒是例外,已近霜降时节,尽管天高云淡,然而,海水已是凉滋滋的。我们64届大华一小等9位儿时的小伙伴来到这里,他们都先后下水,唯独我一人例外,怕冷,于是,悠哉悠哉地游逛起妈屿岛来。
从海水浴场南侧石阶往上,登临妈屿岛南侧的观海亭,举目眺望,只见白茫茫的海面上白帆点点,显得很是平静,只有轻微的波纹在涟漪,漾起的波纹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似乎是浮动着许多金子,熬是好看。望着如此辽阔的海面,顿觉心旷神怡。脚下的妈屿岛与德洲岛和升旗山形成鼎足之势,前方的德洲水道上,偶尔有一两只小船在游弋,如今已不见大轮船往来,它们都停靠于广澳港的万吨码头,不再驶入汕头湾了。在身后,傍近码头一片,层层叠叠建有不少崭新的楼房。楼房的上方,便是如虹飞架的汕头海湾大桥。这座大桥建成后,岛上最高处便成了海湾大桥的天然桥墩,与海湾大桥连成一体,形成一道新的景观。海湾大桥有通往妈屿岛的引桥,汕头市中心城区往返妈屿岛自然方便很多。
走下观海亭,沿着大路走过大桥下面,走过楼房鳞次栉比的村庄,在小岛西侧的码头,见到海上有块黑褐色的石头,不论潮涨潮落,总是浮出海面,不被海水淹没,相传为妈祖化神入海时的遗迹,当地人叫它妈印石。
妈屿岛上最奇之处,莫过于一岛有两座妈祖庙,都藏在这个叫不出名的村庄的后山上。从村里寻石阶路向上攀登,较高一层的古庙是元代渔民从湄洲祖庙请来香火而创建的,后毁,重建重修,是粤东沿海最早的妈宫之一。庙前有座雄鸡雕塑,色彩斑斓,多少年来,人们出海前都要上岛祭拜,带活鸡放生,以至岛上鸡群满山,因而妈屿岛亦称放鸡山。传说,老庙的香炉不知何故,一连三次滚落山坡,引起人们的猜测,大概是妈祖住得久了,想搬新居。于是,在古庙下方不远处香炉落地的地方,又建起一座新庙。重修后的新庙,庙内天后娘娘像前有一副对联:“江河湖泊清波浪,通达远近逍遥游”。在悠游新老两座妈祖宫时,注意到,不仅宫内已经装扮一新,宫外的周边环境也正在修缮之中。经询问得知,近日,两岸三地善男信女将齐聚妈屿岛妈祖宫,隆重举行“恭迎湄洲妈祖金身主法坛”祭拜仪式,并且还将在妈屿岛文化广场举行大型专题文艺晚会。妈祖是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妈祖是航海保护女神,妈祖信众在潮汕人民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汕头是海上丝路的始发点之一,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为延续海丝路,思妈祖恩泽,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汕头将召开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研讨会,给“海上丝路”擂鼓助威,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从古庙沿石阶来到观风亭,悠哉闲哉地饱览山光水色,汕头中心城区及东海岸新城与小岛一衣带水,一幢幢崭新的高楼近在咫尺,还有码头、小轮船,镜头下都似乎近在眼前。走过观风亭,拐个弯,走进古树环抱的石阶路继续上山,在树林丛中发现了一座高大的石雕像,这就是妈屿岛上那尊观世音菩萨巨型石雕,高12米,由大小105块石雕砌成,从海湾大桥上过往时皆可望见。她落成于1994年5月29日,面容端庄,左手拿甘露瓶,瓶口向下,右手执柳枝,目视着大桥上的过往车流,向人间挥洒着祝福的甘露。举起手机,想要留下她的倩影,左右摆布,总是被她身前那间透明棚挡住了大半截,有点儿感到遗憾。年轻时在青少年报当记者,随着团市委来到解禁后刚刚开放的妈屿岛上过夜,天亮看日出时,曾记得周围有许多临摩名人书法的石刻,现在不仅寻觅不到,而且连满山的石头都不见了踪影,可能都被当地人就地取材,采去建楼房了。听说岛上还有创建于清乾隆甲午年的东海普陀山寺,至今已有240多年。这个寺中现在还存有两块研究价值颇高的石碑,一块是刻有“东海普陀山”字样的石匾额,另一块是刻有创寺开山祖正端和尚事迹的碑记。不过,也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懒得去寻找了。
过了海湾大桥高高的桥墩,来到妈屿岛东侧这片熟悉的沙滩,沙滩平坦洁白,海水碧透清绿,这是夏季我们休闲度假游泳的好地方。海滩两侧有凤山、 鸾山两座小山,山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海滩中间,突起一座小石峰,裂痕片片似花瓣,我们都称之为“牡丹峰”,与左右那两座小山形成“鸾凤朝牡丹”佳景。徜徉在沙滩上,不禁将这人类创造的奇迹与大自然景观完美地摄进镜头:前有海天一色的大海,后有树林青葱繁茂的小山,横跨小岛的海湾大桥,犹如一道长虹横贯海面,雄伟壮观而不失妩媚之姿。
漫步在这片大沙滩,前头的海浪不断顺着沙滩向上滚动,一直到力不从心才退回去,由于后浪推前浪,又重新卷来。谁也不会想到,这么平静的海面,竟隐伏着一阵阵难以驯服的波浪,它们前仆后继,一个接一个有节奏而又不知疲倦地冲击着沙滩,发出千百年来不变的哗哗声,犹如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我们这些两鬓斑白的老人,身后推搡着的,正是一个个后起之秀。
我们大华一小64届的这些小伙伴,如今一个个已经是花甲老人,他们依然老当益壮,从5月起至今,天天早泳不断,今天算是丁酉年的最后一天,泳季结束,大家在18号海鲜店饱餐一顿后,又得明年5月才来到这里,重启泳季。再见了,妈屿岛的海水浴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