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
(2019-04-07 12:51:08)一、
我要超过比尔盖茨。
少男的眼睛里闪耀出自信的光芒,他已经看到了成功的荣耀。
“你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呢?为什么不可以从第三第四做起?”少女露出怀疑的神色。
“比尔盖茨几只眼睛?”
“两只。”
“我几只眼睛?”
“两只。”
“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比尔,盖茨?为什么!”
在距离我们四光年的三体星球,三体星人对地球人进行了观测。由于地球人实在太多,他们只能选出部分进行观测。
他们发现比尔盖茨有两只眼睛。
他们发现巴菲特有两只眼睛。
他们发现贝索斯有两只眼睛。
他们发现李嘉城有两只眼睛。
然后他们据此推断,那个做梦的少年,也可以成为超级富豪。
二、
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10cm打出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每隔10cm单位,必然会有一个洞。 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上午11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出现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早上11点,就有食物降临。 它在感恩节早晨向大家宣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早上11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他们都捉去杀了。
以上两篇故事来自于三体。
科学家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归纳法。
归纳法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基本方法。
也是人人都会,无须经过训练,非常朴素的一种获得认知的方法。上至八十,下至稚子,知识渊博如博士,不学无术如文盲,人人都会使用这种方法。
儿媳妇娘家对门王叔叔的表弟,去年在他们家楼下的理财店里,投了XX理财,高收益零风险,每个月都返钱。返了一年多了。所以,这家公司是值得相信的,我也准备去买点试试,要是好的话,再加大投资。
厂子里小姐妹,原来血压高头晕,自从用了XX理疗仪/穿了XX鞋子/吃了XX量子科技的保健品,头也不晕了,血压也低了。你也可以试试。
昨天下地干活,突然一个兔子蹿出来,撞到一棵大树上。好肥的兔子,足够全家人吃两天。我今后要天天守着这棵大树,等待下一只兔子。
去年大蒜价格暴涨,邻居发了大财,今年我要把全部地的土地都种上大蒜。
参与P2P理财,发现一段时间收益很好,又加大投资的。
看见几个现身说法的病友就相信某神奇保健品治疗仪器的。
守株待兔的。
农产品种植一窝蜂的。
生活当中,这些决策者背后的认知方法,都是归纳法。
归纳法的失误显而易见。我们得出的结论与真实的情景谬以千里。
三、
但失误的不是归纳法。
在感官观察和经验概括基础上形成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新探索过程。是一个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新认识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科学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要对一类事物中每个事物都要观察,当他们具有某种属性,我们就可以推出这类事物全都具有这种属性。
我们要判断的对象,是全部的对象。
不完全归纳法,观察一类事物的个别对象,得出的是这类事物全部对象的规律。
因此,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性的,而是或然性的。
这就是黑天鹅。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基本上所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但是,我们却把它当作完全归纳来应用。
把或然性当作必然性,这就导致了各种谬误的产生。
四、
三体人在知道地球的存在之后,向地球派出了两个智子。
用两个智子锁住了地球科技。
科技的发展取决于基础科学的发展,基础科学的发展又与对物质深层次结构的认识强相关。而对物质深层次结构的剖析认识离不开高能粒子加速器。三体派来的智子,扰乱了加速器的工作。
智子通过替代高能加速器中的靶标粒子接受撞击而引起混乱的结果,从而使人类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结果。
通俗地来说,人们做实验的时候,用同样的条件,每次都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这个时候,归纳法无能为力。
换一种说法,每一次做出一个动作之后,它的反馈结果与做出的初始动作是无关的。那我们就无法由归纳法得出,初始动作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
那自然,下次再出现初始动作的时候,我们无法推出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的动作,得出不同的结果,这种随机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更加隐蔽的是,同样的动作,结果相同,但是动作与结果之间并不相关。
有十个人坐在飞机上,有十个人坐在马车上。坐在飞机上的,都金鸡独立,单脚着地。马车上的人,都双足着地。
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单脚着地,速度更快?
反馈的随机性,是归纳法的第二个失误。
当然,这第二个失误还是由于第一失误(把不完全归纳当作完全归纳)引起的。
反馈,是归纳法的第二个点。
尤其是在观察对象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那就是想得出什么结论,就得出什么结论了。
五、
我们重温一下上边的内容:
归纳法的两大罪:一个是把或然当作必然。一个是随机的反馈。
我们把目光投向股市。
有一天投资者A接到了一个电话,向A推荐股票,一开始A自然不相信的。可是,他们当他们推了三只都涨的很好的时候,A信还是不信?
投资者B看到了几只股票公布了高送转之后,都开始大涨,那么,又一只股票公布了高送转,追还是不追?
有一个股票最近波段明显,投资者C发现,它前边三次,都是打到通道线的下轨就开始上冲,今天又再一次打到下轨。涨还是不涨?
投资者D上一次股票跌了8%没有卖,其后大跌。他写了一条铁律:以后只要破8%,无条件止损。
我在前边的文章,《一把直尺闯天下》中,提到:在大牛股身上,用大部分方法都是成立的。
许多人的投资方法,是由自身的简单经验经过朴素的归纳得出。这种方法的可靠性非常值得商榷。
或许有人觉得,小资金由于见识少,信息少,所以会犯的错误多。其实大资金也会犯错误,只不过,他们会犯更大的错误。
以前的私募冠军魔咒现象,前一个年度业绩排名靠前的私募产品,在次一年度往往表现平平,甚至亏损严重。
从表面上来看,可能是由于规模增大,还有市场风格切换的原因。
但是市场风格四个字的背后,则在于这些人认为自已的策略适用于所有的市场。这就是由一个局部市场的成功,归纳出了策略的成功。
而且,更加可能的是,那一时的成功与策略也无关。
六、
我们以为的规律并不是规律,只是因为我们见识太少。
对于归纳的再认识或许还不能让我们见识真正的大道,但是可以让我们避免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
当我们在某种困境里想尽办法也无法突破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尝试下一个方法,而是抬高一个尺度。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可能一直在苦苦地寻求各种赚钱的策略,真的很用功,却见效甚微。原因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寻找方法的方法,应用方法的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