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本质是什么?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答案必须是明确的。
风险的本质是什么?霍华德马克斯认为,风险就是损失的可能性。这也是其他价值投资者共同的观点和认知。巴菲特对风险的定义是“损失或者损伤的可能性”,赛思卡拉曼认为可将风险描述为亏损概率或者潜在亏损额。
风险的本质是“损失”,但是风险最让人迷思的地方是“潜在”和“可能性”。
波动不是风险,波动中不利的方面才是风险,向上波动是收益,向下波动才是风险。我喜欢向上的波动,讨厌向下的波动。
风险是投资中否定的方面,不能认识它并合理控制它,它就会发挥巨大的毁灭性力量。我们运用投资理念去建立投资组合,但是投资组合自身所带的风险是它自我毁灭因素。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一为肯定,一为否定,然二者皆源自我们的内心。投资世界的现实情况——即最终只有区区5%-10%的人赢在最后——促使我们在企图获取收益之前必须首先要更关注风险,考虑风险的问题。
任何资产都有特有的风险和收益对比关系。如何看待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投资中最基本的观点之一。风险和收益的钟摆模型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钟摆的中点是代表风险和收益对等,左侧代表风险大于收益,而右侧代表风险小于收益。钟摆永远在摆动,但是处于风险和收益对等的中点位置的时间却只有很短的瞬间,而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风险和收益不对等的左侧或者右侧。股市的钟摆永远不会停止,因为人的心理波动永无止境。
我们要寻找的是钟摆的右侧即低风险和高收益的对比关系来投资。这也是价值投资理论基本的出发点。我想信,寻找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是投资取得成功的关键。有人或许会怀疑这种风险收益对比关系真的存在于现实投资世界中吗?是的,确实存在,但是这种机会非常稀少而珍贵。它们绝不会自动出现在你的面前,而是要经过认真细致的努力寻找才能发现。
为什么好的投资机会这么难以发现?因为它们往往出现在大众心理恐慌蔓延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常识和理性告诉我们要买入,但是情绪告诉我们要快跑。所以理性和常识战胜情绪者胜,而情绪战胜常识和理性者败。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要理性战胜情绪,用平等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股市的涨和跌,就像在生活中要用同等的眼光来看待顺境和逆境。
风险是不可衡量的,这个观点多少总有点让人失望。
是的,收益和回报可以衡量,但是风险是隐蔽和不可衡量的。即使一项投资结束了,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它的最终风险到底是多少。成功的投资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反之亦然。一个人做出了某种投资,最终盈利,它的风险是多少?假如另一个同时人投资了相同的对象,结果亏损,那它的风险又是多少呢?下面的例子选自《投资最重要的事》,来说明下风险是不可衡量的观点:
“假设你做了一项如愿以偿的投资,这是否意味着这项投资没有风险呢?也许你以100美元买进了某种东西,一年后以200美元卖出。这项投资有风险吗?谁知道呢?或许它曾经令你暴露于巨大的但未实现的潜在不确定性之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的风险可能很高。或者假设投资产生了损失,这是否意味着这项投资有风险呢?是否应该在分析并进行投资的时候就认为投资是有风险的呢。”
为什么风险不可衡量?因为风险具有主观性,风险的出现是事物的客观性和人的内心相结合和碰撞的产物,所以它是不可衡量的。“某件事情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它是必然发生的,某件事情没有发生也不意味着它是不可能发生的。”
风险的来源是什么?不同的投资者作了不同的回答(见附注)。
风险来源于价格是共识,但是价格受投资者心理意识的影响,所以风险的来源取决于外在客观事物和人的内心两个方面,这就是风险的主观性。投资者受各种花里胡哨的概念和题材的影响,导致心理过于积极,从而头脑发热,为投资支付过高的价格,大多数情况是心甘情愿的甚至是内心得意洋洋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投资损失。
对投资对象的基本面该如何选择呢?理论上讲,只要价格合适,任何资产都可成为投资对象。但是如何选择这要取决于投资者的能力圈。你有好坏通吃的能力吗?我相信这样的人是属于凤毛麟角级别的。如果没有,对于我辈而言,还是老老实实选择懂得的范围有限的资产来投资,以减少不确定性,控制风险。
最后做个合理的延伸。保住本金,回避风险不仅是对投资的要求,生活的本质也要求我们按照此规则行事。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生活首先是要尽可能躲避实在的痛苦,而不是把目光盯在虚幻的快乐上。伏尔泰也说:“快乐只不过是异常幻梦,但痛苦却是实在的。”在股票市场中,感受是相同的,亏损所产生的痛苦是实在的,而盈利所带来的快乐却是虚幻的,科斯托兰尼也说个这个话。亏损一来,盈利的快乐马上让位,一风吹散,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叔本华说出了人生的真谛,同样我相信在股票市场也要践行他的哲学,保本至上,风险规避就是躲避痛苦的最好方法。( 相关博文:大师们的投资风险观)(2012年10月20日)
附注:几个大师的风险观
本杰明格雷厄姆认为风险完全取决于支付的价格。他认为:安全保障始终取决于所支付的价格。在某个价格,保障甚为充分;在稍高的价位,保障便会降低;在更高的价格,保障则荡然无存。”、“根据我们的观点,如果价格够低,则品质平庸的证券将摇身成为稳健的投资机会——只要买家有充分的资讯和经验,而且能够从事分散投资。”、“若将讨论延伸到逻辑的极限,我们甚至可以主张,一群普通股的认股权证在创历史低价时也能顾构成防御型的投资操作,虽然他们没有型的价值。”(《聪明的投资者》)
赛思卡拉曼认为风险由投资本质和市场价格共同决定。他的观点和巴菲特是一致的。(《安全边际》)巴菲特认为:“专注于投资组合的策略如果能够(它本该如此),提高投资者考虑公司思维活动的强度,以及投资者在建仓前对公司经济特征的必然感觉的满意程度,那么他很可能会降低风险。”、“根据我们的看法,投资者必须确定的真正风险是他从投资(包括他的出售所得)中得到的总的税后收入,在整个预计的持有期内,是否可以至少给他必须重新开始时相同的购买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霍华德马克斯认为基本面弱未必导致损失风险。“基本面的资产——业绩欠佳企业的股票,投机级债券或选址错误的建筑——如果买进的价格足够低,也能成为一项非常成功的投资。”哦,和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观点完全一致。(《投资最重要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