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近日读《坛经》,觉得可以用内外这一对概念来把握当中的基本问题。

内外这对概念,在《坛经》中有不同的说法和表现。

定惠是内外,定是内,惠是外。定是惠体,惠是定用。内心平定,常行直心,智惠即在外显现。

心口是内外,心是内,口是外,心口如一,心口俱善,即定惠一体,即内外一如。

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内,名一行三昧是外。

无念无相无住是内外,无念是内,无相是外。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住者,是对无念的补充说明,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念念不住,心不住法。

禅定是内外,定是内,禅是外,外禅内定。定是内见自性不乱,禅是外离于相。

定即是心,即是无念,均是内外概念中的内。

禅即是惠,即是一行三昧,即是无相,均是内外概念中的外,不同说法而已。

(2019-02-18 21:17)
标签:

杂谈

 

近日读《三国志 魏书》荀彧传,言“昔日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固根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类似的论述在《史记》中比比皆是。赢家似乎都具有共同的思维。

价值投资低风险高收益策略,也是一种典型的赢家思维。

(2019-02-13 16:32)
标签:

杂谈

10年10倍的梦想是破灭了,不过对这个成绩还是挺满意的。猪啊,保佑今年行大运吧!



 

(2018-10-18 14:53)
标签:

杂谈

 

覆巢之下难有完卵。流动性短缺会扩散,恐慌性情绪会传染。每一次恐慌都会找到新的理由,甚至恐慌本身就是恐慌的理由。尽管已经经历了数轮类似的场景,但是当每一次新的大规模坍塌发生时,我还是感到非常震撼。

估值水平已经是历次历史大底的水平了,撇去情绪的浮沫,理性的选择不应该是退却,而是向前。

标签:

杂谈

 

以研究的心态和证伪的心态去面对股市的波动,而不是以赚钱的心态去面对股市的波动

永远都不可借债投资股票,留足一年以上的家庭必须生活费用

相信常识不灭,相信周期不灭,相信均值回归,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其自然

秉持合理保守的预期,按照五到七年翻一倍的预期去投资去布局,会产生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

始终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并用有效的手段锁定它们,比如使用合理期限的逆回购锁定现金仓位

不要频繁去关注股票的盈亏,这样除了增加心理波动没有其他任何作用,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自己,一年看一次,最多一年看两次

定期计算股市的估值水平,防止在大跌的时候,因为心理懈怠而遗漏很好的投资机会

在无事可做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什么,在无聊的时光里面,多陪伴家人,锻炼身体,看书,写字,记日记,听歌,看电影

标签:

杂谈

 

安全边际,永远都要记住安全边际。
现在的市场一片疑惑惶恐,感觉到乌云罩顶,似乎再也无法散开了。然而,这些悲观的情绪总有一天是会散开的,到了那时,人们觉得这些曾经存在的悲观的情调似乎从来也没有存在过。
现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性,保持内心的平和,慢慢地决策,慢慢的行动,切不可被心中突然的感觉所控制。

(2018-06-27 13:31)
标签:

杂谈

 

恐慌主宰的世界,寸草不生
非理性的下跌为买入创造良机
用常识的观点去观察和思考
保持平和,保持理性和耐心
不慌不忙地去捡
遗落在沙滩上美丽的贝壳
还有隐藏在其中光耀的珍珠

(2018-06-22 14:37)
标签:

杂谈

 

最近股权质押频繁暴雷,让许多人受伤不浅,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整理的一份投资负面清单,清单中列举了几条不可投资的规定,其中一条就是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大比例质押的公司,不投。其实这很简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强烈的利益动机,股价总是高估的,不符合我将风险防范置于盈利获取之前的保守理念。

大概六七年前,在我踏入股票市场差不多三年时间后,身心疲惫、桑很累累,迫切求得内心的安宁。我意识到在这个市场中,要想赚钱,首先是不能亏本,要先为不败而后才能求胜。我开始拟了清单,提醒自己哪些东西是不能碰的,碰了我是不会安心的。

首先是上市未满五年的公司,不投。在我们的现实国情中,为了上市对财务数据是百般粉饰,所以上市前的财务数据往往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盈利能力。五年是个考验期,如果上市五年以后还能保持上市前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绩效,那么我才会认可它的财务数据和记录。然而有大量的公司并不能满足这一条的考验,上市后很快就会露出原形。

第二是主业不稳或是频繁变更主业的公司,不

(2018-06-14 07:26)
标签:

杂谈

 

在悲观者的眼中,世界是灰色的,在忧虑者的眼中,永远都有许多的问题,让我们去担心。

然而即使在最美好的时代,我们也一样存在同样多的问题,只不过当我们乐观的时候,高昂的情绪使得我们选择性地忽视它们。情绪会扭曲这个世界,乐观情绪使我们觉得这个世界美好无比,悲观情绪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黑暗无边,这些都不是世界的真相,而是情绪的幻化。

做一个平和者,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保有耐心和理性,不慌不忙,不快不慢,不忧不喜,不疑不惧,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认知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客观本然的面目。

(2018-06-13 10:57)
标签:

杂谈

 


现在上市公司收购中评估使用的基本都是收益法,就是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估算收购标的价值。收益法立足于预测,假设连续增长一段时间后保持稳定直至永续的模型。这个永续稳定的现金流部分折现后会占到总评估值的相当部分。

然而,明天和死亡,我们不知道谁先来到。将一个公司的估值建立在永续存在的基础上,无疑是荒谬的,以此为基础的收购估值,一纸报告,几倍几十倍的溢价,几亿几十亿就拿走了。此后往往就是留下一堆烂摊子和亏损黑洞,是真的坏了人心啊!

纸和笔的盗窃,触目惊心,但却是合法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