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忧虑和恐慌

(2011-07-06 12:28:36)
标签:

财经

忧虑

恐慌

银行

地产

    据说2012年人类将面临一场巨大洪水,没有几个人可以幸存。前一短时间,网络上又冒出了太阳系行星2011年六星连珠的消息,虽然不是地球末日所描述的九星连珠,似乎也不是什么好消息,至少总要发生一点什么吧。这么大的事情,难道不值得我们忧虑一下吗?除了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之外,家庭、孩子、父母、事业、健康、经济、事故、物价等任何一个方面,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忧虑。韦恩戴尔在《你的误区》中指出了最大的忧虑可能是,当一切都非常顺利时,会因为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而忧虑。(我已经和朋友们约好了,如果2013年的1月1日,我们还活的话,那要大吃一顿来庆贺一下,呵呵。)

在股票市场中,充满了矛盾和谬误,麻烦事情太多了。无论事情如何发展,似乎都不太妥当,好象总有哪里是不对劲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升是不好的,因为通胀水平上升会导致加息和紧缩,对股市不利;通货膨胀水平下降也有问题,因为通胀水平下降往往意味着经济发展乏力,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对股市不利。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们是利空,因为会导致输入性通胀,对股市不利;而美国结束量化宽松对我们也是不利的,因为热钱回流会直接导致股市流动性不足而下跌。加息是利空,会直接导致股市估值中枢下移,而该加不加也不好,因为加息预期始终象一个定时炸弹。人民币升值是利空,会直接打击出口型企业,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而美元指数下跌反弹也是利空,因为会导致大宗商品和资源的价格下跌,直接导致资源类股票下跌。基金仓位太重是利空,因为主力没有资金买股了,股票还怎么涨;基金仓位下降是利空,因为主力都不看好行情,股市当然还要继续跌。唉,如果世界上没有经济学这门课程,没有股市这个搏弈场所,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安定很多。

卡内基在《人性的弱点》第8章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中告诉我们说,担忧的事情99%以上都不会变成真的,照此观点,好像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担忧的。我们进入股市,理论认为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它的未来前景。而未来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能不叫人忧虑吗?我每天翻开财经报纸,看到很多新闻、观点和看法。如果文字能够自己说话,就象哈里波特的看的报纸那样,那我们面对的就是一群整天愁眉苦脸的人。心理忧虑是种流行病,今年前段时间流行的是通货膨胀高企的问题,但是自从4月份的CPI5.3%,比3月下降了0.1个百分点之后,忧虑CPI的情绪突然放松了。最近流行的忧虑对象已经切换到保障房的资金筹集的问题、美元反弹导致热线流出的问题、政府平台贷款坏账的问题、国际板何时推出的问题、何时再次加息的问题等等。不知道下个月大家又会忧虑些什么?

忧虑是现代社会中最普遍的负面情绪,股市的波动导致金钱账面数字时刻变动,会加重人们的忧虑情绪。忧虑到底有什么用?除了增加人的精神负担外,它不会改变任何东西。事态既不因我们忧虑而有任何改善,也不因我们不忧虑而有任何恶化。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意义常因为我们的理念和思想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在股市投资中,这种心理体验是很奇特的。一个没有投资理念的人进入股市,会感觉股市气象万千,变化莫测,无论采取什么动作,似乎错的总是自己,时刻忧虑未来的种种变化,心累。而具备明确投资理念的人进入股市,会忽略股市大多数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对其而言可能没有意义的,此时人们发现出错的往往是市场,也不会时刻挂念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忧虑的心态来担心未来。如果在股市中投资必须要付出时刻忧虑未来这种沉重心理代价的话,那我会毫不犹豫的关闭账户,永远离开这里。

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些卡内基《人性的弱点》第8章克制忧虑的一些观点。如果有忧虑情绪,请照此服药,必有奇效:

让自己活在现在,而不是活在未来;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考虑事态的最坏结果,然后接受、改善和解决它;

在股市投资中,忧虑常常会导致恐慌心理,在我看来,恐慌是升级版的忧虑情绪。

在生活中我经常体验到恐慌的感觉,我有比较明显的恐高症,不在高处行走感觉不到,一到高处,比如坐飞机、在高山栈道行走、爬陡坡等场合中,心中会生出莫名的恐慌。前段时间去三清山,我又一次体验到了这种感觉。对山而言,水更适合我。面对水景,特别是湖景,我能很快地找到内心平静的感觉。但是在山上,特别是在高山上行走,我心忐忑不安,难以平静。在三清山1700多米的山间栈道,我难以静心去望远,欣赏人间仙境的秀美景色。特别在攀爬一线天时,接近60度的长长的台阶,从下望上看,有一种压迫的气势,心生畏意。爬上去以后,回头看看,一条长长的陡坡滑下去,立即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觉的我也要跟着一起滑到底,这种心理压力竟然无法宣泄排遣,好想逃离现场。心理学家真是把我们分析的太透彻了,人类的直觉总在思考之前行动,我们擅长于感受风险,而不善于思考风险。我们的大脑只会使劲想到危险发生后的情形,却不会去想一下危险发生的概率到底有多少?

为什么会生出这种莫名的恐慌感觉?原因不知道起于何时,我把高度直接想像成危险,在高处行走对我来说就是在危险中行走,产生恐慌感觉成了一种本能反应。但是高处就是危险吗?显然不是。这种莫名的恐慌是由错误的认知导致的,可以说大脑欺骗了我。如何扭转这种错误的心理定式?或许只有多在高处行走,才能破除这种错误的认知。说不定到时我也会爱上在高山上行走,破除高处忐忑的感觉,体验到内心的平静自在。

本质上一致的东西,换个外在形式,就可以欺骗我们的大脑。我经常想,如果把飞机改成全透明的,还有几个人敢乘?(不过最近看到一下消息,空中客车公司准备生产这种透明的飞机,预计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有的人在高层观光电梯会产生恐慌的感觉,但是在封闭电梯中却不会产生任何感觉?不透明的墙体给人安全的感觉,如果环成全透明的墙体,即使强度更高,安全感是不是会降低?上面的情况本质的安全都没有改变,但是我们的大脑在不同的情景中感受到不同的危险程度,从而可能会生处恐慌的感觉。

恐慌是我们面对危险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感觉促使我们逃离现场,规避危险。我想,我们的大脑认为危险的事情,无论其本质上危险与否,都会产生恐慌的感觉。相反,我们的大脑认为不危险的事情,无论其本质上危险与否,都不会产生恐慌的感觉。认知错误欺骗大脑,导致该恐慌时不恐慌,不该恐慌时乱恐慌。

2008年的股市高点,投资环境可谓极度危险,但我没有感到恐慌,原因何在?完全是错误的认知欺骗了大脑,只看表面现象,不识本质,以致迷失心性,妄念叠生。在2008年股市高点,我理念缺乏,加之市场喧嚣,热气沸腾,前期不断的进出,尽折腾之能事,不幸又产生了一些盈利,致陷入过度自信和盲从市场,虽处于危险境地而不自知,无法自拔。

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股市又一次大跌。 2011523日,沪深300下跌3.16%,PE13.29倍,上海综指下跌2.93%,PE14.27倍,和各自历史大低的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只有10%以内的距离。同时深证成指下跌3.44%,PE20.12倍,中小板下跌3.15%,PE29.48倍,创业板下跌3.94%,PE47.08倍。相对来讲,深圳这边的估值比较高,特别是创业板,在业绩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如此高估值,确实有很大的泡沫成分。虽然创业板半年内已经下跌近了1/3,但今后或许还有更大的下跌幅度。

此时大跌,情形果真危险吗?真地需要恐慌吗?在这个市场中,现在有摇摇欲坠的东西,如高高在上的创业板,但是同时也有非常扎实稳健的东西,如估值接近历史大底的金融和地产板块中一些优秀的公司,有些公司的估值甚至已近跌破历史大底部。如果我们现在抱着摇摇欲坠的东西,确实要感到忐忑。但是抱着处于历史低位的金融和地产中优秀的公司,正是在低处行走,会有什么危险,为什么要感到恐慌?我没有一点恐慌,因为我确信我的投资处于安全的境地之中。金融板块的PE已经低至9.98倍,地产板块的PE已经低至16倍,已和历史低位平行。如果还要下跌,就让它跌好了,我准备好了,我还有充足的子弹。我相信这次的认知是符合事实的,这次不应该恐慌。

 

图:沪深300000300PE周曲线图

http://s5/middle/83a12650ge892b52986a4&690

说明:2011520日沪深300PE13.29倍,距历史最低位2008103112.12倍相当接近,差距在10%以内。

 

    图:深圳成分指数(399001PE周曲线图

 

http://s7/middle/83a12650ga75124adacb6&690

说明:2011520日深圳成分指数的PE20.12倍,距历史最低位200811710.66尚有近1倍之差距。

 

    图:创业板指数(399006PE周曲线图

 

   http://s12/middle/83a12650ga75129a751bb&690

    说明:2011520日创业板指数47.08倍,尚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回避。2010年,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业绩增长分别为38.08%、37.18%和31.08%,但PE分别为20.12倍、29.48倍和47.08倍,估值倒置现象严重。千万不要被创业板的光环迷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