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谦
学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4
  • 关注人气:1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第十六章 季氏篇

(2013-11-28 09:44:57)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语浅注

季氏篇第十六

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阵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
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6
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16
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6
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16
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6
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
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6
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
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6
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16
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16
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
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本篇的题眼在于夫子论天道。
前三小节是一个小故事,季氏就是前文多次提及的季氏,借助八佾篇中夫子的描述,感觉他们的为邦之道不怎么靠谱。此处这个完整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为邦之道确实不怎么样。

然后夫子以天道的观点给他们下了个断语,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季氏的穷途末路马上就来了。

本篇开始就是季氏要伐颛臾,孔子两大弟子回来告诉师傅。夫子说,这是你们的错,怎么不劝住他?冉有说,劝不住。

夫子说,劝不住,要你们什么用?

冉有说,颛臾那地方将来发展好了,会对季氏造成威胁。

夫子说,君子最不齿的就是明明自己想要,嘴上不说自己想要反而编个高尚的不着调的理由。颛臾人家好好的,打他干什么?我看季氏快完了,他们的威胁根本不是什么颛臾,他们自己内部马上就乱了,威胁是他们自己啊。

为何夫子说得这么肯定?下面就是解释。

如果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如果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夫子说这话的时候,当然是天下无道。政令出自季氏。政令出于大夫者,五世之内很少有不完蛋的。现在禄之去公室五世矣,而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所以,夫子说我看季氏快完了,就看你们俩能不能救他们了。如果他们还一意孤行的话,一定没救了。

夫子说完这段话不久,季氏就内乱了,弟兄三人打做一团,很快季氏一族烟消云散。

这便是天道。

天道就是一个方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夫子利用天道的道理来推人事,自然效应如神。

那么,天道用在其他人事上,是怎么体现的呢?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天道与交友。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天道与喜乐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天道与说话。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天道与戒律。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天道与敬畏。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天道与人的层次,人有高低贤愚之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合乎天道的做法。道德经云: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此之谓与?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明了天道之后,还得把它做出来。这个很不容易。

见贤思齐,见不善而避之,这种人还是有的。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种人就少了,夫子说,我见都没见过,只是听说过而已。

比如伯夷叔齐,他俩就是这种人吧?至于,齐景公虽有天下之富,然而到了死之后,百姓想夸夸他都想不出什么好话,这种人死后就马上被遗忘了。
按照惯例,最后的一两段是升华部分。

天道如此,如何能了悟天道?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第一,诗以学言谈。第二,学礼以立身。第三,胸怀要博大,不要限于小圈子的感情。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最后一段又是不着四六。孔门高弟在这里想传达什么意思?

我自己的理解:这种名称是合礼的表现。合礼的名,即是正名。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可成,事成则礼乐可兴,礼乐兴则刑罚可中,刑罚中则民知进退。

借以呼应开头,季氏之攻打颛臾乃名不正,言不顺之举也。

不合天道,其之败可立而待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