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果仙,河北束鹿人,幼家贫,三岁被卖于太原丁姓人家,七岁学艺,十三岁登台,声名渐起。
晋剧源自蒲剧,道光时渐完备。在太原晋中一带盛行,旧时唱腔不脱老腔老调,喜用“哪依唉嗐”等拖腔,显拖沓。与京剧表演精致相比,显乡野泥土气,然颇具生活气息,唱腔激昂奔放,表演活泼有趣。
艺术不唯承继,贵在创新。丁果仙天生金嗓,行腔高处响遏云霄,低处迂回百转,绕梁三日,一改旧腔旧调,登入大雅之堂。表演冼练大方,舒展流畅,以女扮男,不带胭粉气,做派大方,时人称奇。
博学者善进,雅集者得长。丁果仙虚心学习各剧种之长,内化于心。甚或乡野中卖货郎之吆喝,老者之龙钟步态,皆能细心琢磨,化入表演,故演技极具生活气息,不作不假,自然大方。
艺术不媚俗方能显贵。日寇入侵山西,丁果仙避居忻州山区,不与敌伪合作。建国后,投身晋剧改革事业,培育弟子,皆有大成。
自古才情者命运多舛,秀林者易摧。丁果仙身世坎坷,文革中又遭受批斗,使人叹息。
人虽已逝,艺术永存。 2022.4.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