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杏坛听雨V
杏坛听雨V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447
  • 关注人气:2,1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121)

(2022-08-27 08:12:55)
分类: 教育

父亲写字的时候,他帮忙研磨。那个时候,不流行用墨汁写字。父亲的文房四宝都有。他有个歙砚引人注目。倪大才子记得,这个歙砚,肯定价值不菲。它比菜盘子要大,比洗脸盆要小。它很重,就放在父亲写字桌上的右上角。平时很少挪动,只是洗砚时,父亲才用力搬到井边,用水桶打水慢慢清洗。此时,父亲要倪大才子站在一边,以防墨水溅到身上。倪大才子记得,父亲把歙砚清洗干净后,还用抹布小心翼翼地擦干上面的水渍,再把它放在窗边晾晒,或者是风干。这些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父亲这些事时,劲头十足,总是乐此不疲的样子。父亲的这些整理书房整理文具的举动,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父亲写字时平心静气,很有仪式感。他每次都要点上一根檀香,然后走到椅子上正襟危坐,调整心情。他把歙砚放好,取出墨条,在歙砚上放点清水,偶尔也放茶水,然后就开始慢慢地研磨了。他有时候也让倪大才子帮忙研磨。习惯一养成,一到写字时候,父亲就喊小儿子来研磨。

倪大才子慢慢地喜欢做这样的活计了。他喜欢父亲书房的那种安静。淡淡的阳光,往往从窗棂边射进来,亮亮地落在父亲的书桌上。父亲静静地临帖,被光线照得很美。儿子立在边上不紧不慢地研磨,父亲不紧不慢地写字。一阵阵书香,夹杂着墨香、檀香,还有一丝丝的药味,在父子的鼻息间流动着。他们都是沉浸在这种祥和和静谧之中。

有时候,毛笔转动变得快一些,那是父亲在书写行草。有时候,毛笔转动很慢,几乎是停了,那是父亲在书写隶书、楷书。父亲喜欢隶书那种节奏,缓缓地那种节奏,一笔一划,都在循规蹈矩之中……倪大才子倒是喜欢看父亲书写行草字。那种开合,那种迅疾,那种飞动,都是平时很难见到的动作。父亲喜欢一气呵成。他往往屏住一口气,大笔一挥,洒脱灵动,龙飞凤舞,让倪大才子叹为观止。

这是动静相宜的空间,父亲的书房,更多地刻在倪大才子的记忆中。他一到庙宇或者古刹中,鼻子间只要一闻到檀香,就想起父亲的书房。他喜欢回味父亲书房,那段静谧而又丰盈的日子。《张迁碑》、《乙瑛碑》、《华山碑》、《礼器碑》等都是从父亲那里知道的。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米芾、苏轼等书法家,也是从父亲口中或者字中得知的。

倪大才子不喜欢父亲中药房弥漫的那种中药味。他很小的时候,就对这种气味极其敏感。父亲走到哪儿,哪儿就有这样的中草药味。吃饭的时候,他不愿同父亲做一条板凳。打小时候,倪大才子喜欢搬条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发呆。他喜欢看着那些来来往往到父亲中药房看病的人。哪个人从他家走过,抓没抓过中药,他都能立马能够准确地判定。他没有看到父亲本人,倒是先闻到那个散发的中药味,也就猜到父亲走到自己身边了。于是,他意就识到,要认认真真地临习父亲留给他的一本本字帖了。

倪大才子,从小就是在这两种混杂的气味中,度过自己的童年。他童年瘦小孱弱,个子长不高。这是父亲最担心他的。父亲希望这个小儿子长得胖一些,但不知怎么的,什么药方也不不怎么奏效,他依然还是那么瘦小。后来父亲放弃了,也能顺其自然了。好在这个小儿子,不好生病,更不找父亲麻烦。父亲有时候想:这么瘦弱,长大了也不就是干活的料儿?父亲常常规划着这个小儿子的未来:他可能就是一个读书人:将来要么做个医生,要么做个教师;还得看情况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