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过半
(2022-08-18 14:08:51)分类: 教育 |
八月过半,暑假这块“大蛋糕”快要吃完了。呵呵呵,时间就像我居住的梁祝街道的那条小河,总是潺潺向前。我们不经意地,我们就是经意了,也是把持不住它前行的脚步。岁数一大,对时间的感知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丰富。
假期来临前,总是想着很美好,要让假期过得怎么怎么丰富有意义。结果是一天天地平平淡淡地过去。
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书。《浮生记》、《北大人文课》、《明史不忍细看》、《建安十三年》、《半夏河》、《中国哲学史》、《上海的公园》、《第七天》、《低配的人生也可以高贵地活》等。这些书,相比较而言,还是喜欢文学类。所以,余华的《第七天》读得最用心。当初我读《活着》和《文城》时,都被他的叙事和故事深深打动。这一次也不例外,虽然《第七日》简短了一些,但它的来自作品的一种震撼,同样让我经久不忘。
自己常常勉励自己,多看一些书,好补补以往阅读量少的缺陷。哪怕是读上几句,几段,这一天都闪着光,充满着一种能量。趁着眼睛还能看清文字,不需要大字版,还是读一点。《读者》还在读。做《读者》的读者不易,喜欢是一回事,读下去又是一回事。
这个暑假,还是学着写一点。坚持了,就有一些收获。刚入2022年,《其实老师不如你》不到十万字。春学期疫情停学一个月,一个人宅在家里,有了更多的时间开始爬格子。加上近两个月的假期时间,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万字了。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当然,文字还需要不断地打磨,斟酌,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同样,好的作品,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时间是个常数,给予每个人一天都是相同的小时。所以,对于我而言,想读写一点,时间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以往的书法练习,几乎很难再有时间了。真的有些顾此失彼。我没有办法处理好它们。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八月还是要记录一下几个比较大的活动,对我而言,对我的专业而言,都是很有意义的。一是月初参加了舒城师范学校的校史编撰大会。一是参加县文联组织的书法、征文评选活动。一是到五显中心小学指导市级课题启动会。
尽管暑热难耐,出行很是不便,但只要走出去,还是能够开阔自己的思维,增长自己的见识。小学教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很难看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就是其中一个。所以,还是抱着可遇不可求的心理,每求必应。花一点力气,还是有所收获。比如,最近写的《我心中的舒城师范学校》一文,被推荐到舒城视听在线微信公众平台,阅读量破了我写文的记录,快达到3000。
凡人凡语,暂结于此。
前一篇:课题研究启动会会议纪要
后一篇:“五个一百”主题文艺评选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