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109)
(2022-08-06 04:45:40)分类: 教育 |
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上课,他们偶尔听到那不间断的一声声巨响。教室窗子那些白色塑料皮也有震得塌下来的。教室里只有四扇窗子,比农家窗戶稍大一些。它们都是木质结构。一个个窗档子宛如竖琴的琴弦一般排列着。每个窗档之间的距离,能让孩子的小手伸出窗外。窗档子没有上漆,斑白灰旧的样子,与教室土墙色彩很是契合。原来那一声巨响是从学校后山传来的,那是并座山上放石炮的声音。教室墙上有震下来的粉尘,阳光下,那细小的粉末开始游动起来。忽上忽下,忽闪忽闪,一会向左一会儿向右,飘泊不定。
翠子起先不知道,那响声是什么。放学路上,她问春子哥哥:“我们学校上课时,能听到大炮声。”
哥哥笑了:“傻妹子,这是山上放石炮的声音!我们劳动课抬的石块,就是从那山上石场子放炮炸出来的。不过,这些用炸药炸开的石头,还得由一些民工用大锤子夯成小石块;运到稍稍平坦地方,这样才便于运输呢。”
翠子睁大眼晴,像是在听一个英雄战斗故事。她对身边发生的事,总是充满好奇心。
“放炮是个危险的活计。首先,石料工人认定了能够炸出好石料的山地。然后,就由这些石料民工开始较长时间的开挖工作了。他们要找到能够放炸药的空间。这时候才是锤子与铁钎的用武之地了。工人中一人扶着铁钎,一人抡起大锤,挥汗如雨地敲击。他们有时还喊着劳动号子。随后,等挖好放炸药的空间,再小心地放上炸药,用雷管做引线。最后,才在规定时间点燃雷管的。”
春子把这个放炮过程想说得详细一些,好让翠子能感受到。因为春子见到放炮的石场,看过石料工人夯石头,听过石料工人对放炮过程的具体描述。
“当然,放炮时间一般选在傍晚或清早。这个时间,山上周围不会有人。只有石料特别需求的时候,才加班点炮。这个时候,放炮前,有人会吹响哨子!吹三遍。石料场是个禁区,不批准不让人进。我们每周劳动都是得大队委员会批准,由石料场来安排什么时间可以抬石头。”
“哦。原来还有这么麻烦啊!”翠子说。
从哥哥口中得知,一块石头来之不易。她想起教室的墙面,不是全石头。地基向上到一人高的墙体,才是大石块砌成;再到屋顶那部分,都是土墙了。翠子用的课桌,也都是土块码成的。桌面才是水泥。
这层水泥桌面薄薄的,也有脱落水泥的地方。翠子最怕冬天来临,她巴在那张水泥桌上写字,冰冰凉凉的。本来手上就有冻疮,一不小心地碰到水泥桌子的尖端,那是锥心的痛啊。
还有,临到她值日的那一天:地面被扫掃搅得尘土飞扬,灰尘呛得她连续咳嗽。倒完垃圾后,还要停下一会儿,好让灰尘慢慢地落下,再去抹那冰冰凉凉的桌子。每张水泥桌面,让孩子弄得面目全非,更是千疮百孔了。桌面上,不要说有脱落的水泥,还有一些调皮孩子,用毛笔在上面乱涂乱画。值日生用水抹一次不行,还要再几次……
翠子坐的板凳,是从自家带的。这个凳子不是太高,家里已经没有合适的高凳子了。一人带一个,翠子家需要带三个。翠子爸爸说,现在做一个板凳要请木匠师傅,家里暂时不行,就这样将就着吧。翠子多想有一个像样的板凳,她可以坐着上面,不再让前面的同学挡住自己的视线。她也可以挺着胸正儿八经地听老师讲课。她也盼望着学校尽快统一调换课桌和板凳,省得每个同学在家里自带,板凳是各种各样,七短八不齐的。
翠子那个时候,真的向往着一个像模像样的凳子,好同其他同学一样,坐在教室里,能够正常地看着讲台上的老师,省得每次抄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字,必需要伸长脖子,甚至要站起来。她这一站起来,自己倒是没什么,却又引起连锁反应,自己座位后面同学又嚷嚷:“倪翠!你干嘛又站起来,遮了我抄写黑板上的的字了!”
这是那个时候翠子一直苦恼的一件事,也是难以解决的一件事。她回家同爸爸说过,每次爸爸说,很快就会解决,但就是迟迟难以落实。每到开学前,她坐在倪春带回家的高凳子,她想跟哥哥换。她把这个意思向哥哥表达了,可是哥哥不愿意。哥哥说:“别的事我都答应,这件事关系到我的每节课,你同爸爸说,让他解决吧!”
这是翠子自己确实无法解决得了的事。她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拥有一个像模像样的书包。一个学生正常用的黄色的帆布书包。她没有。她只有一个妈妈用兰丝林布缝的书包。很是别扭,很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