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92)
(2022-07-11 06:17:40)分类: 教育 |
方书记记得,吴洼村庄的一排排梨树皮被剥;街东村庄一棵棵李树根被挖;还有那一棵棵槐花树、桑树,早已是光秃秃的枝干了……
巴根草、刺木苔、茅芋子等等,能吃的都被掏空拔尽了。青黄不接的季节,每户人家的米缸、瓮子、米箩,真的是一粒米也寻不见了。那些玉米、山芋、黄豆、绿豆、蚕豆、花生等五谷杂粮,也成了每个人梦中的记忆了……
吃,吃,吃;每天眼一睁就这么个念头。饿,饿,饿;时时刻刻就这么个现状。人人逃不过这样的现实:长嘴要吃,长根要肥!
人们实在是饿啊!大食堂一开始还行,有荤有素,还管着人们的三餐。后来,一顿不如一顿,鸡也杀完了,鸭也杀完了,再杀猪,甚至杀了耕牛……米饭几乎没了,得熬玉米糊来喝。一大锅一大锅玉米糊,也经不住那么多排队的人,一人一瓢,很快就“瓦完”。食堂师傅把那个像铁锹的铲子,在大木桶上反反复复地刮着、刮着;大伙儿喝着喝着,队伍在寒风中抖着抖着,每个人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真的是风都能吹得倒人的!在大食堂吃饭的老人、小孩子,他们甚至把碗底儿舔了又舔;铁锅里的刷锅水一烧开,人们抢着喝啊……
所有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没有吃饱过的记忆。
方书记记得有一次,上面拨给一些玉米棒,大家像是开荤一样高兴。每人三根,还有些盈余。那天大食堂里,热气腾腾,像是逢年过节,人人脸上有了笑容。开饭的时候,大人、小孩子狼吞虎咽,一片风卷蚕食的样子,人们差点儿没把玉米芯吞到肚子里。
邻居家的男人,他在生产队大食堂里干活。那天他诡异地回到家。原来他的裤裆里兜着几十根玉米棒。邻居男裤子长,裤裆大。就是装个老母鸡也是游刃有余的。这次“打劫”成功后,全家自是欢喜。
他们偷着生火煮玉米。孩子妈妈、爸爸舍不得再吃了,看着自己孩子一根一根地吃得生猛,暗暗高兴。一刻钟的光景,几十根玉米芯子落了一地。夫妇俩做贼似的,赶紧把地面收拾干净。孩子妈心想:这还了得,要是让别人发现了,一举报,我男人在大食堂的工作肯定没了,没准还要戴高帽子游沙埂街呢……生产队又抓了一个现行反革命……又要接着批斗阶级敌人了……在那个年代,就是在大食堂打杂,也要门道的。这个好差事,就是公社干部家亲戚也难以挤进去的……
偷回来的玉米棒,全让孩子吃了。孩子的肚子,今个算是圆了,胀得像个大西瓜。后半夜,孩子嚷着肚子胀,父母先是让他不要嚷,可能隔墙有耳。后来,觉得孩子说的迫切,但也是干着急啊。他们不敢把孩子送到公社卫生院。只得忍受孩子的一阵阵痛苦的嚎叫……到了黎明时分,孩子倒是不发声了。孩子爸喊他起来,喊了几声没有反应。孩子爸预感不妙,赶忙凑上床头一看,孩子脸色惨白,双目紧闭,嘴巴上扬。他赶紧用手去摸孩子,身上已经凉了……原来,十几根玉米棒下肚,活活地把个孩子给撑死了!
不幸啊不幸,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却不敢声张。夫妇俩对外说,这孩子得了天花病死的。
好多年后,孩子妈妈到书记家窜门,才同方母说出事情的真相。孩子妈妈自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十分懊悔自己男人不该心术不正,不该顺手捎带,不该那晚让孩子自个哀嚎……方母听罢,心中戚戚然,也以泪洗面。
她拉着邻居女主之手,安慰说:“这是孩子的命啊!也难怪你们为父母。你们真的要是把他送到公社医院,也许真能够救人一命!你们想想,玉米吃下肚子,还在往上涨往外撑啊!小小的肚子,哪能容得下几十根玉米棒呢?”
“这是活活饿的呀!只想着吃吃吃,没有饱肚子感觉了!”
“你们就是救了小人的命,大人的命也很难说的。在那个年代,搞批斗是家常便饭。你那当家的,能够经得住游街示众?他那火爆性子,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方母继续安慰道。
“饿死比撑死更难受!”方书记听到屋里人回来的诉说,有感而发。
其实,方书记想起一件事,那是老李家属。她曾经偷吃生产队地里花生种子的事。
也许是实在饿得发晕,老李家属这样堂堂正正的家庭主妇,偷偷地爬到离家不远的后山,偷吃刚刚下地的花生种。
那上面刚刚盖上粪土,还滴着农家肥哟。老李家属肯定是饿得实在受不了,她扒了一大片花生地。就如同扒山芋一般,从粪土里掏出花生种子。整个一块地被扒得狼藉一片……
自然是有人发现了,自然有人报告了队里,自然有人最后请求大队部,征求大队部领导组的处理意见。
还没有等到大队部处理意见下来,老李家属已被街东生产队一群人,把她吊在生产队的大礼堂里。
大伙儿议论纷纷。
有的说老李本来就是地主成分,老李的家属肯定就是地主婆子;有的说阶级斗争是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看吧我们身边就潜藏着一个阶级敌人,而且还是个女的!多么会伪装啊!好险好歹毒啊……还有的嚷着,就这样吊着,羞羞她!决不能让阶级敌人有着翻身的机会!
那时候,方书记还是大队文书,他同沙埂大队老书记赶到现场,老李家属已经奄奄一息了。她耷拉着脑袋,头发凌乱,惨白的脸色,上衣领子已经裂开,裤子全都湿了……有人说,那是她吓得尿裤子了……
老书记让人把吊着的人放下来,又找来一个女社员帮忙,打来一碗清水,慢慢地给老李家属灌下去……
险些又丢了一条人命!不就是偷吃地里花生种子吗?方文书当时就在老书记身边,真的佩服老书记的抉择,佩服老书记的担当!
老书记给方文书上了一课,凡事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特别是在大事来临之时,不要忘了个人的理智分析。
方文书想,如果老书记按照当时的情景,按照大多数人的嘴杂,老李家属那是必死无疑。而且还戴上一个地主婆复活的帽子。老李这一家子,以后还怎么活啊。
多事年代,多事之秋,不能在添多事之人了。
从现象看本质,洞察秋毫,当机立断,息事宁人,这是老书记的过人之处。方文书觉得自己还嫩着,还要好好地跟着老书记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