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68)
(2022-06-13 22:13:30)分类: 教育 |
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处于初级阶段,这些中师生也能听到个别教师“下海”的消息;商品经济的浪潮也冲进了校园里。对于还处于山区小学教书育人的两个小伙子而言,这个消息等于是在天边了。他们无暇顾及这些,他们还兢兢业业地把持在小学毕业班课程复习迎考中。
谢校长知道,学校最需要提高升学率,需要让骨干教师来带毕业班课程。两个小伙子把持毕业班,他很是放心,家长更是没有话说。虽然那个时候,这些孩子的家长都很好说话,一般很少到学校来纠缠。除非是开学孩子缴费,或者让孩子转学什么的。
沙埂乡镇附近有着很多村小,附近上百学生的学校有:河西小学、东衖小学、三冲小学、吴洼教学点、枣林小学、樟冲小学、西衖小学等等。有的学校还达到两百多人;沙埂中心小学高峰期有着六百多人。生源多,学校多,这也是乡镇下设教育办公室的一个原因吧。
南港镇属于大的乡镇,最高峰有着四五千中、小学生,这还不包括高中生呢。
当时,学校还没有进入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者说,学业成绩不及格的孩子是不能升到高一年级。学困生是要留级的。所以,“升级、留级”是那个时期老师常常挂在口中名词。
“你不好好学习是会留级的!”成了授课老师整顿不学习学生的口头禅。
那时候一个班额也就在四十几个人,应不算是大班额。一个五年级的毕业班,成绩好的话,也只能考二十个左右上初中。
“不好好学习,你们肯定考不上初中的!”这是谢校长开校会的口头禅。所以,单说那个时候,“小学生没有学习压力”是不符合学校实际的。校长抓教学,就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也是提高教师的知名度。教育变化几十年,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点,是大家一直以来教育办学共识。
所以,一到毕业期间,学生的文体活动自然少了;有时候自习课也被语文、数学老师用来讲考试题。那时候,各个学校有自己的试题库,校与校之间在教学上还处于保守状态。学生考试题一般不传阅、不交流、不研究。每个学校有着自己的油印机,有蜡纸,有钢板。刻钢板字的老师都很吃香,清秀的钢板字体,易认易读。分发到学生手中,一般都是老师自己刻印的讲义。制卷也是教师自己从书上找,可谓真正是“原创考试题”。
出题印讲义,老师首先必须要熟透教材,知晓学科的重难点,还有研究往年小升初考卷,虽然是“照葫芦画瓢”,但教师必须“一针一线”地对接、推敲、拿捏、精选。出题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全面备课的过程;深耕教材那是肯定的,试卷设计、标准答案、阅卷统分,都是一个教师的流水线。谢校长说:“你们是出卷、阅卷的专家,这些学生遇到你们考上重点中学肯定没有问题!”
所以,那时候老师,首先自己得会做试卷。
刚到学校的中师生,谢校长让他们带毕业班的语文、数学课,是真的很放心。一般新教师到校,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带个三四年级是常有的事。谢校长能够让大、小个子的接替毕业班,直接到位,是有着自己考虑的。他知道,刚从师范学校分配下来的新老师,当初都是十里百里县城范围挑选出来的稀罕的“学霸”,他们首先就是做题能手!加上师范学校三年的专业培训,习得各种小学教师才艺和专长,哪有到了农村小学不放心到岗的道理?再说,一些有着门路的中师生,到县城中学、县镇附中授课的大有人在。这样素质的老师,带个小学毕业班还有啥不放心?
谢校长担心的,倒不是他们的教学。谢校长担心这些小伙子正值豆蔻年华、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他们同所有青年人一样,情窦初开,正是恋爱季节;不能整天待在校园,一天到晚地出试题、印讲义、闲唠嗑。
他想:这个山区,一是没有大工厂,二是学校附近的粮油系统、供销系统单位里的女孩都很少啊;让我们这些想当月老的人,到哪里去给青年教师找对象呢?沙埂乡镇府倒是有一个沙埂茶厂,那里倒还有几个女孩子。至于县城化肥厂、麻纺厂、白酒厂都有女青年,是商品粮户口;但她们不可能下嫁到一个山区小学来。农村户口的女孩倒是有,可是让她们同小学公办教师处对象,公办教师愿不愿意呢?……
校长就像家长,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学校的全体教师就是这个家庭中一个个成员。这些成员,需要家长关心,需要家长了解;家长还需要知道他们真正想要什么。
光阴荏苒,时间流水。说着这话,大、小个子新老师在沙埂小学已经送走几届毕业生。方老师总是配合他俩代数学,每年的毕业班成绩在沙埂乡镇小学都是第一;在南港镇和西衖乡镇毕业抽考排名也是名列前茅。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呢?教学成绩就是学校的实力啊!谢校长乐了,他在全体教师会上,经常表扬方老师和两个大、小伙子。
有一年,学校还特此请毕业班老师到沙埂茶厂附近的丁长旺饭店好好地庆典一番。
方老师酒量大,一不小心喝高了,他咧着嘴高声说:“你们这些小青年,怎么就知道教个小书,谈恋爱不会啊?”
说得大个子高老师站起来:“我敬方老师一杯!帮我听着哈!”于是大个子一饮而尽了。方老师激动了,拍着胸脯说:“只要你看得上,包在我身上!”。只见他一仰脖子,又是一大杯酒下肚了。
谢校长怕这些教学骨干喝多了,在外面闹出笑话来,悄悄地cang了一瓶酒。他看到桌上剩下的白酒,一下子倒进自己的酒杯,滴了几点酒水给方老师和大、小个子老师,恭恭敬敬地站着说:“我谢某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学校争光添彩!”说这话功夫,谢校长一饮而尽,杯底朝着屋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下次到我家喝吧!我家有‘草堆转’”谢校长十分婉转地开始收场了。大家听得明白,各自盛饭,他们看看饭桌,已经杯盘狼藉了。
谢校长知道,学校最需要提高升学率,需要让骨干教师来带毕业班课程。两个小伙子把持毕业班,他很是放心,家长更是没有话说。虽然那个时候,这些孩子的家长都很好说话,一般很少到学校来纠缠。除非是开学孩子缴费,或者让孩子转学什么的。
沙埂乡镇附近有着很多村小,附近上百学生的学校有:河西小学、东衖小学、三冲小学、吴洼教学点、枣林小学、樟冲小学、西衖小学等等。有的学校还达到两百多人;沙埂中心小学高峰期有着六百多人。生源多,学校多,这也是乡镇下设教育办公室的一个原因吧。
南港镇属于大的乡镇,最高峰有着四五千中、小学生,这还不包括高中生呢。
当时,学校还没有进入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者说,学业成绩不及格的孩子是不能升到高一年级。学困生是要留级的。所以,“升级、留级”是那个时期老师常常挂在口中名词。
“你不好好学习是会留级的!”成了授课老师整顿不学习学生的口头禅。
那时候一个班额也就在四十几个人,应不算是大班额。一个五年级的毕业班,成绩好的话,也只能考二十个左右上初中。
“不好好学习,你们肯定考不上初中的!”这是谢校长开校会的口头禅。所以,单说那个时候,“小学生没有学习压力”是不符合学校实际的。校长抓教学,就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也是提高教师的知名度。教育变化几十年,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点,是大家一直以来教育办学共识。
所以,一到毕业期间,学生的文体活动自然少了;有时候自习课也被语文、数学老师用来讲考试题。那时候,各个学校有自己的试题库,校与校之间在教学上还处于保守状态。学生考试题一般不传阅、不交流、不研究。每个学校有着自己的油印机,有蜡纸,有钢板。刻钢板字的老师都很吃香,清秀的钢板字体,易认易读。分发到学生手中,一般都是老师自己刻印的讲义。制卷也是教师自己从书上找,可谓真正是“原创考试题”。
出题印讲义,老师首先必须要熟透教材,知晓学科的重难点,还有研究往年小升初考卷,虽然是“照葫芦画瓢”,但教师必须“一针一线”地对接、推敲、拿捏、精选。出题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全面备课的过程;深耕教材那是肯定的,试卷设计、标准答案、阅卷统分,都是一个教师的流水线。谢校长说:“你们是出卷、阅卷的专家,这些学生遇到你们考上重点中学肯定没有问题!”
所以,那时候老师,首先自己得会做试卷。
刚到学校的中师生,谢校长让他们带毕业班的语文、数学课,是真的很放心。一般新教师到校,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带个三四年级是常有的事。谢校长能够让大、小个子的接替毕业班,直接到位,是有着自己考虑的。他知道,刚从师范学校分配下来的新老师,当初都是十里百里县城范围挑选出来的稀罕的“学霸”,他们首先就是做题能手!加上师范学校三年的专业培训,习得各种小学教师才艺和专长,哪有到了农村小学不放心到岗的道理?再说,一些有着门路的中师生,到县城中学、县镇附中授课的大有人在。这样素质的老师,带个小学毕业班还有啥不放心?
谢校长担心的,倒不是他们的教学。谢校长担心这些小伙子正值豆蔻年华、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他们同所有青年人一样,情窦初开,正是恋爱季节;不能整天待在校园,一天到晚地出试题、印讲义、闲唠嗑。
他想:这个山区,一是没有大工厂,二是学校附近的粮油系统、供销系统单位里的女孩都很少啊;让我们这些想当月老的人,到哪里去给青年教师找对象呢?沙埂乡镇府倒是有一个沙埂茶厂,那里倒还有几个女孩子。至于县城化肥厂、麻纺厂、白酒厂都有女青年,是商品粮户口;但她们不可能下嫁到一个山区小学来。农村户口的女孩倒是有,可是让她们同小学公办教师处对象,公办教师愿不愿意呢?……
校长就像家长,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学校的全体教师就是这个家庭中一个个成员。这些成员,需要家长关心,需要家长了解;家长还需要知道他们真正想要什么。
光阴荏苒,时间流水。说着这话,大、小个子新老师在沙埂小学已经送走几届毕业生。方老师总是配合他俩代数学,每年的毕业班成绩在沙埂乡镇小学都是第一;在南港镇和西衖乡镇毕业抽考排名也是名列前茅。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呢?教学成绩就是学校的实力啊!谢校长乐了,他在全体教师会上,经常表扬方老师和两个大、小伙子。
有一年,学校还特此请毕业班老师到沙埂茶厂附近的丁长旺饭店好好地庆典一番。
方老师酒量大,一不小心喝高了,他咧着嘴高声说:“你们这些小青年,怎么就知道教个小书,谈恋爱不会啊?”
说得大个子高老师站起来:“我敬方老师一杯!帮我听着哈!”于是大个子一饮而尽了。方老师激动了,拍着胸脯说:“只要你看得上,包在我身上!”。只见他一仰脖子,又是一大杯酒下肚了。
谢校长怕这些教学骨干喝多了,在外面闹出笑话来,悄悄地cang了一瓶酒。他看到桌上剩下的白酒,一下子倒进自己的酒杯,滴了几点酒水给方老师和大、小个子老师,恭恭敬敬地站着说:“我谢某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学校争光添彩!”说这话功夫,谢校长一饮而尽,杯底朝着屋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下次到我家喝吧!我家有‘草堆转’”谢校长十分婉转地开始收场了。大家听得明白,各自盛饭,他们看看饭桌,已经杯盘狼藉了。
前一篇:“其实老师不如你”(67)
后一篇:“其实老师不如你”(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