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61)

(2022-06-03 21:52:28)
分类: 教育

我们不再多言,好像被这些无声的语言震撼了。

也许是内心早已对这个象牙塔的向往,一个长达五六年对大学校园的美好憧憬,当我一旦踏进这所校园时,总是像孩童一般,对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这里的一花一草,这里的楼台亭阁,这里的来来往往的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他(她)们亦是时代骄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特有的青春朝气,这种正在追求知识和文化深造而来的幸福感,会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这种校园气息,真的让人感觉到一种默契和特别。

我深深地呼吸着来自脚下草坪上那种清新的空气。

“爸爸,看你来到这里,精气神怎么一下子大增啊?”女儿拿着一瓶矿泉水,微笑着看着我。

“呵呵呵,这是我们真正向往的地方啊!”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些兴奋地说。

“你爸起早带晚地看书学习,不就是想到这个大学里来吗。”妻子在一旁插话了。

“是的,知我者,立荣也!”我脱口而出,有些之乎者也了。“立荣”--是妻子的名字,后两个字。

她俩看着我笑,知道我极其兴奋。

是的,想到快有10年的自学考试,我真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一年365天,怎么过去,原先,我根本不在意的。当我手上拿到自考书那天开始,才慢慢有了时间观念。一年开考两次,春季是四月,秋季是十月;后来一年开考开考四次,我虽然不是每次都参考,但是对每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都有着深刻的感知!对于时间的把握,或者说,我的时间把控,真正是从自学考试开始。至少,从拿起自考书那一天开始,我感到时间真的可以用来做很多事;可以用来看很多书;可以把书一页页地读下去,读上很多文字,一直读到自己心里去;还可以试着做笔记,并写上那些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来。从拿起自考书那天起,我才知道,每天时间真的可以很快地流逝,倘若我们不计划着做点事,真的感到一天的空虚郁闷和无聊透顶。

“爸爸,你又想啥呢?”女儿看着我问。

她把我的思绪拽回来。

“没什么,只是有些感慨吧。”我说。“不怕你笑话我,老爸倒有些想哭的感觉了。”

我想,此时此刻,文静是难于理解我的心境。

一个在灯下,不知作业了多少个夜晚;一个在白天,不知有过多少回翻阅自考书;一个个白天夜晚,他的心心念念和朝朝暮暮,只专注于看书、学习、作业、答题,为的就是一门门高等教育课程能够顺利过关;而今,他已经报考的课程全部合格,能够无比骄傲地站在这个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即将答辩,即将实现他的梦想了。

我也体会到什么是“乐极生悲”了。这个“悲”,其实是来自于自学中的那种“辛苦”。也含有来自于自身年龄与学问的不相称,在有的人眼里,这把年纪还在孜孜不倦地“搞学历”,给自己身上“贴金”子,甚至于同行人曾今说过的“有野心”。

“这种经历,不可能在你们身上发生了!”我望着女儿说。

我指的是学历提升。大学校园应当才是学历提升做好的地方,要提升学历,就应当在大学校园里来进修,来全日制学习;而不像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上过大学,有了中师生学历,就走上工作岗位。而后,又被时代碾压,逼着自己上着“没有围墙的大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

尽管这里面有着不同的原因:有的困于家庭,自己想着早早走上工作岗位,舍去继续读高中的机会,从此走上三尺讲台。有的是父母的安排,好解决家庭的负担,“孩子王”就“孩子王”,毕竟有个“铁饭碗”,知足了。还有的,困于某个课程没法再继续深造,即便上了高中,需要花上大把精力,不然“缺科”现象明显,不可能考上大专或者大学的。等等。

总之,就有着这么一群人,早早地读上师范,从此有了一个身份“中师生”。他(她)们在豆蔻年华,最为芳华年龄,走进县城师范学校,学着各种才艺,要做好“教书匠”,属于“万金油”,要门门会,要吹拉弹唱“一摸不当手”;还要敢于扎根于贫困山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