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55)
(2022-05-15 21:50:44)分类: 教育 |
当然,到这个学校借调老师不是我一个。有教英语的,有教体育的,还有教物理的等等。像我这样,从小学到中学也只有我,他们大都是从附中借调过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附中学生少,一些课开设有困难,附中老师过剩了,有门路的、胆大的,都借调到“完中”学校来了。
所以,无意中,这个“南港完中”有着三拨人:一类是编制就在南港中学的公办老师;一类是借调老师,编制还在原来单位的公办老师;一类就是刚刚从大学校园毕业的,往往还没有考上编制的代课老师。有趣的是,他们就像三个阶层,统一在一个学校里。平时大家都不怎么觉得分明分别,到了年终考核,这最后两类的老师,只有听前半场会的权利,后半场都留给这个学校的“真正老师”。
有的代课年轻教师戏谑说:“下面的会,不管我们‘二类教师’的事!年终‘一类教师’可以评优晋级,我们只能看着发些班务费了……”。
每每到了年终考核,这些“二类教师”最是形单影只,好比没有娘家的野孩子,孑然一身。
这种感觉,我真真切切,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也想着自己把编制搞过来,好成为“一类教师”,好光明正大地参与年终评优。还有就是,辛辛苦苦地在校加班加点,看高中晚自习,学校给的每月几百元,刚刚够填补原单位扣除的“借调费”。我真的说不清是什么费用,反正我的工资表还在原单位,也就是南港镇明德小学,每个月我扣除的三四百元,正好兑了我在南港中学领到的加班费。
我也提出过自己困难,教育办和镇政府也同意了我的借调,连我的组织关系都到了南港中学,但就是每个月要扣费。教育办人员说,除非我的编制能够从小学挪到中学。
我的原单位负责人,也曾经这样对我说。
“同长,赶紧到县局找找人,把编制划过去,省得让我们为难。”明德小学毛校长说。
“找不到人哟!只能等着,南港中学借调的不是我一个人,毛校长!”
以后的几年,常常是类似的对话,只是越来越显得迫切但更是无力了。
其实,我也就此事打过几次报告,自己一个人跑到教育办。教育办主管领导说,这是他们做不了的事,没这个权力,你得去找县教育局人事科。
于是,自己一个人又跑到教育局人事科。人事科领导说不好办,建议我找局里一把手,于是我又去找到局长。
局长说,再等等。这个情况不是你一个。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折返来折返去,几年下来,编制关系丝毫没动。
我记得,毕局长收了我的申请报告。他还问了我的情况,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我的申请报告放在自己的抽屉里。
我认为这次调动的希望肯定有,我就耐心地等着,等着。
有时候,我不得不想,一个小学教师是多么无力无助啊!靠着自己十几年的努力,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本科文凭,也拿到了高中教师资格证书,就是不能到中学去教书。我记得,我看到的自考文件上说,参加自考生取得相关文凭后,单位要根据“人尽其才”的用人原则,合理安排其原先工作岗位。现在看来,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空文”啊!
我常常一个人,在教育局楼梯里,上上下下,风风火火。看了好多相识的领导,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我怕他们某个人,又问上一句:“霍老师,还没搞好啊?”
望着矗立在梅山路的旁县局大楼,感觉再也熟悉不过了。六层的办公楼,我不知跑了多少次。我熟悉几楼是教研室,几楼是电教科,几楼是局长室。就是放在每层的花盆,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还有那一扇扇半开的玻璃窗户,以及局里“优秀党员和优秀工作者”的公示栏。
后来,我只要走到教育局大楼,无形中有着紧张感。我首先就得上厕所。我知道哪个楼层有卫生间,还知道哪个卫生间的门,要使劲地推开。用完后,再使劲地往外推,人从推开的门缝中快速地闪出来,然后就听见“砰”地一声,那门狠狠地关上了。
我更加觉得个人力量的渺小。有时候消极地想,要是不参加自考,要是没有取得每个自考课程的合格证,要是没有去论文答辩,要是没有拿到大学本科文凭,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闪失,那就好了。我同其他一样,平平常常的,没有调动的欲望,没有向上调动的空间,那就好了。我不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调动,调动,调动。什么时候,我能调到南港中学?我满脑子都是这样意念。我内心常常在祷告,祷告每个时刻,南港中学曾校长带来好消息。白天和夜晚,这个念头没有停止过。有时候,就是入梦,还想着借调的事。
原来,一个教师调动工作岗位是这样的难啊!
两年后,我又原地踏步,回到原单位。
我实在熬不下去了,觉得自己在中学等着调动关系,不是长久之计。借调让我足足等了两年多时间。
我内心溢满沧海桑田之感,似乎感觉自己回天无力了。
我也知道,经过自己一番努力,我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我还是一名小学教师。
说也凑巧,我从南港中学回来没有两年,这个中学撤了。
因为这个中学实在招不到生源,被迫停办了。一个接近百年的老校从此人走楼空了。
那些仍在坚持南中岗位,借调没有回单位的老师,全部归县局统一分流了。这下子,他们的关系彻底“转正”了。我似乎觉得有些惋惜。
“老霍,后悔吧?我们不费‘一枪一炮’入了完中正式编制了!。”那个同我一同借调去南港的杨老师兴奋地说。她现在被分在桃溪中学。
我最终没有多少后悔,毕竟是自己决定的。小学教师与自己有缘分,没有办法,我常常自己安慰着自己。
我倒是十分可惜南港中学的停办。这个百年老校,曾经令无数老师羡慕和家乡学子向往的南港中学,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失去了“生气”。
就是这所中学,出现过国家报社大编辑,培养过名牌大学教授,生发了好多研究生、博士生等等等等。培养过一代代地方英才的“凤鸣楼”,从此寂然无声了!
我仅仅在这个校园里走过两年,没有走遍所有的教室,还没来得及认识所有的老师,也就被迫离开了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