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25)

(2022-04-14 17:01:58)
分类: 教育

开始爬山了,后面的同学看到旗手的队旗高高飘扬。山上所有的绿被都换上新装。茶树绿油油的样子,新发的嫩芽显得淡绿,与老叶子截然分明。

“万绿丛中一点红!”魏雪菲望着队旗脱口而出。

“天才!魏雪菲你还真是诗人呢!”李诺涵称赞她。

“有人在摘茶呢!”魏雪菲又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快人快语。

我们循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远远的山腰中,有个红点子若隐若现,细细一瞧,才看清一个人站在绿色的茶棵里,两只手似乎在动。

“这是在摘茶。我的外婆家在沙埂,上周我到外婆家,她就讲已经摘新茶了。”魏雪菲补充道。

有的同学开始喘气了,爬坡费力,加上这些孩子从没有爬过山。

“加油!加油哟!我们来首歌曲吧!”我给孩子们鼓劲儿。

“唱什么?霍老师!”班长李诺涵说。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怎么样?”

“这首歌来劲啊!老师起个头吧!”李班长说。

歌声立马在山谷里回荡,孩子身上来了劲,继续往上爬。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大家又来了兴致,唱起了动听悠扬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也有几个男生怪调皮的,看到有梯田的地方,就一屁股坐在草地上。他们那种疲惫明显是装出来的。

“唉,小腿抬不起来了。我们歇息一会儿吧。”陈佳乐身子蹲下来,坐在大石巴上直喘气。

“上山不能歇,一歇落一截!”我说出顺口溜。

“上山就怕歇一歇,上着上着就不想爬了。那什么时候才能到呀?爬山的秘诀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我大声说。陈佳乐的畏难情绪会传染给别人的,我要给大家打预防针。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

“这是毛主席语录,当年我们是小学生时候,遇到困难,老师送给我们这句话。现在我再送给你们!”我高声喊着。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孩子们喊得震天响。山谷里回荡着整齐的童声。

后面的同学听见前面同学这样喊,也开始叫着这样的口号。大家鼓足干劲,继续爬山。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陈佳乐说,“老师,你作文课上讲的毛主席诗句,用在此时是多么恰当啊!”

“你知道这是毛主席那首词?”我问。

“不知道!”陈佳乐无言了。

“这是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里面的最后一句话。”我说,“要不要我完整地诵读一遍?”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一口气诵完,更是觉得自己脚下来劲了。

走着走着,爬着爬着,看到前面山上的翠竹了。

我们不知不觉间,已经爬过半山腰。鹿起山顶快到自己脚下了。

一阵阵凉风吹来,大家顿感神清气爽。翠竹的叶子闪闪发光,那是叶片上面的水渍,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金色光芒。风儿吹动竹叶沙沙地作响,也像是对上来的小朋友频频点头。地面上落下毛竹的叶子,厚厚密密,蓬蓬松松的。那上面零零星星地长出嫩嫩的竹笋来,它们一个个笔直笔直地向上探望。

孩子们就是新奇。见到毛竹林是眼睛一亮。

走在队伍前面的学生,好像已经到了山顶。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就是多,队伍长,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山路弯弯,盘旋而上,往往只听见前面同学说话的声音,却看到人影。

到了毛竹园,也就快到山顶了。所以,老师们让学生放慢脚步,好调整队形。各个班级到山顶要整队报数,老师还要训话。

有几个男生跑到竹园里,踩着松松软软的竹叶,不想回会队伍。

班长李诺涵说:“焦然、李乐天、董毅,你们不能到竹园里去,要踩坏竹笋的!”

他们仨听到班长叫喊,止住脚步往回走。

李乐天说:“好高的毛竹呀!”他双手抱住一颗毛竹,两腿一收,腾空而起,像是个小猴子。

“呵呵呵,孙猴子一个!真像!”董毅说。

李乐天本来就瘦小,今个还穿了件黄衣服。他用手往前额一招,扮个孙猴子忒像的。

大家的视线都转向竹园。竹林里荡漾着一阵阵欢笑声。

“你们看,这棵竹子上有字!”焦然有了惊喜的发现。

我走过去一看,是的。圆圆粗粗毛竹筒上刻着:“蒋小雅到此一游”的字样。七个字大小不一,显得歪歪扭扭的。七个字底下还刻上日期。

从日期看,显然不是春天刻的。

我想到了一些景区,一些树、一些竹子,或者一些可供观赏的物件,游人在上面刻字留念的有关报道。

于是我就此对学生说:“这种到景点刻字的做法对吗?”

班长伶牙俐齿,立马接上说:“不对!毛竹也有生命,它会痛的也会死的!”

我接上话茬:“李诺涵班长说得对!景点景物是用来观赏的,如果都来到此刻字,这些竹子或者景物,也就面目全非了。保护花草树木,爱护景点景物,这是一种文明素养。”

李乐天知道自己做得过了头,不好意思地红着脸。他们仨,也从竹园里回归班级队伍。

我们仰头就可以看见龙泉寺了。

已经到达古寺的班级学生正在参观,我们稍作歇息,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背包里的点心、汽水之类,已经在分享了。

辅导员王队在喊,要我们班级上去。

几步等顶的感觉来了,同学们一阵阵兴奋。

“鹿起神山,我来啦!”不知是谁在喊。

“神山鹿起,我来啦!”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喊叫。

龙泉寺有两进建筑,正门中央挂着一个横匾,上书行楷大字:龙泉寺。从正门走入,迎面是弥勒佛塑像,下面是供人参拜的褐色蒲垫。左右立着四大金刚。下面相应有着参拜的蒲团。

我的鼻息间嗅到一股奇香,那是宝殿香火案上升腾的袅袅细烟儿。

我们收敛言笑,变得十分恭敬。有的孩子还双手合十,一副肃然的样子。

后殿供着三世佛。东侧有一座土地庙。我们一一参观。

大家最为好奇的是院内的龙泉井。因为有人解说,这口井从没有干涸过。更为奇特的是,这口井无论久旱无雨或者暴雨连天,这口井始终水位不变,清澈见底。

“想不想喝口这井水?”王队说。

“想!”一阵欢叫声。

龙泉寺早已准备游客喝水的水桶。同学们拿着水瓢开始饮用。

“这水含有矿物质!”王队说的更是神奇。

“我不是瞎胡说。我是从书上介绍的,龙泉井容水体积4立方,水位始终不变,无论下雨天晴,清澈见底,无污染,且含有多种矿物质!”王队怕学生不相信,补充说。

孩子就是孩子,大家争着要喝井水了。

“同学们,这个山脚下有个村庄名为金牛庵,原来是古庵,是朝拜南岳行祠的前站。可惜南岳行祠在解放初被毁,庙里僧侣曾今暂居于金牛庵。这个龙泉寺是1992年刚建的。”

“谢谢王队的介绍。”班长李诺涵抢先感谢。

“你们看,对面不远的山顶,叫‘球山’。可不是你们身上穿的‘球衫’哟!”

大家十分好奇,睁大眼睛望着王队。

“‘球山’又叫‘二坡’。鹿起上峰顶是双峰,双峰海拔相差无几,它们遥相呼应。你们看,球山正顶有棵大树,恰似鹿起山的守护神俯瞰山川。待会儿我们过去瞧瞧。那上面多是油茶。这里才是登高望远最佳选择地。由于鹿起山往北百里无山遮挡,所以晴朗之日,可以看见繁华舒城、万顷巢湖。”

王队就是知道多,把个学生听得入迷了。

“老师,我爸爸说,这里有‘鹿起青岚’,在哪里呀?”一个女生张智捷问道。(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