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隔代教育问卷调查》所想到的

(2012-10-26 04:11:37)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育

从《隔代教育问卷调查》所想到的





                                            听雨 


 

   隔代教育在当今社会是个比较普遍现象,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大,加上我们是农村地区,经济条件不够好,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加,孩子自然留守在家和祖辈生活在一起。

 

 一、隔代教育问题调查和个案简析

 

    随着我镇外出人口增多,农村人口流动加速,孩子长年不在父母的身边,留守在家,子女留给了父母或岳父母照看的越来越多,这些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的隔代教育问题。这次我校配合县关工委在我校1000多名的学生中各个班级年龄段随机抽查了100名留守儿童,对他们进行《隔代教育问卷调查》的抽样。主要针对隔代监护人及家庭情况、对家庭教育认识、代管孙辈的管理内容、管教孙辈的方法、隔代家教中的困难和问题五大项进行分项目填写。

 

 

    例如;“隔代监护人”---属祖父母监护89人,占89%;属外祖母监护10人,占10%;属亲友监护1人,占1%。“对家庭教育认识”------认为“很重要”的28人,占28%;“重要”的57人,占57%;“可有可无的”6人,占6%;“说不清”的9人,占9%。“代管孙辈的管理教育内容”----“管吃饱、穿暖”的82人,占82%;“管人身安全72人,占72%;”身心健康73人,占73%;“管上网、逃学39人,占39%;“关心孩子在想什么”8人,占8%;“关心孩子学习成绩”62人,占62%。。。对这次调查我们主要得出以下共识:留守儿童属于祖父母监护占大多数,他们的文化程度绝大数偏低,多数是农民,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大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对学生溺爱有加,他们有时放松对孙子的要求;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辅导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显得吃力。

 

 

     比如明德小学二(3)班学生何俊杰,他跨乡就读。由奶奶陪护,奶奶在街镇边租了一间房子陪读。父母均在江苏昆山打工。父母从孩子出世就在外,已有七八年了。偶尔父母打打电话回来。礼拜天,奶奶要带着孙子回乡下看爷爷。爷爷、奶奶均不识字,辅导孩子有困难。这个孩子去年转学到明德小学,原先在百神庙镇乌龙嘴小学读书,因这个村小当时只有五十六学生,他在一年级的班级人数更少,正常教学难以开展,成绩很差。父母认识到这样长期下去不是办法,因而转学到这个较大的街镇小学就读。刚开始,他不能适应大的班级开课,坐不住板凳,好玩小动作。甚至到了连一些起码的课堂常规都不知,话说不不清楚,写不成字,作业更成问题。。。孩子体型较胖,个头也较大,咋看上去像个三年级学生;但每天上学、放学需奶奶接送,早点也要买在他手上,每次都是奶奶看护着吃。。。

 

二、隔代教育的弊端

 

1.、过分溺爱孩子,阻碍孩子自我成长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孙子孙女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他们,导致孙子孙女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孩子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另外,这些孩子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探望孩子,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孩子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孩子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孩子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另一个极端是,一些父母因长期不会来看望孩子,偶尔回家,充满愧疚,带孩子过分宽容,孩子要啥给啥。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3.、抱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孩子个性发展

  

    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孙子孙女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孙子孙女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孙子孙女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孩子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孙子孙女的思维,妨碍孙辈个性发展。

 

三、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方法探索

 

    1、改变隔代教育现状,家长提高教育认识,转变观念,优家庭教育质量。有一句最通俗的话:你挣一百万和一千万,只是后面数字多个零;你没把孩子教育好,挣再多的钱也是零.在一些家长会上,学校给家长灌输这样的“人才”意识、教育理念;让父母尽其所能担当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还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因为这比什么都珍贵。

 

   2、寻找合适的平衡点祖辈在看护孙辈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平时以致节假日尽量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父母及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当然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冲突。留守儿童虽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等父母春节回来后,买再多的新衣糖果也挽不回孩子对你的温情。

 

 

 

 

         


 

 

 

 

 

 

 

 

 

 

 

http://blog.china50plus.com/upload/photo/blog16/16501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