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备十载难开口”的思考

(2012-06-26 04:51:18)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育
     
 

“课备十载难开口”的思考

                                                                 听雨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如同细沙,一粒一粒,细细密密地流走,留下似有似无的痕迹,是谁惊到了斑斓的梦,让我的流年倾洒一地                                           
                                                  --------题记                                                                                 
     
    不知是自己内心的脆弱,或是这个隆冬特有孤独,妻在陪读,人走楼空;抑或女儿与父亲心灵一刹那的感应,我确是不能自控,几乎哽咽了。。。那一刻我同女儿在手机通话中是不由自主地说不出话来。从电话里得知女儿这学期没有拿到奖状,她的心情极其悲伤。她叙说了比她成绩落后的几个同伴都有奖。她中午没有吃饭,只是睡在床上一个劲地哭泣,妻子没法制止,就打来电话让我来开导。
 
 
     
      妻说她发了短信问了女儿班主任,就是没有回,让我再问问。我也一时性急拨打了班主任的手机号码,就是没有人接听。好一阵子班主任才回了电话,大体说明自己近日忒忙,女儿这几次月考分数不理想,那几个拿奖的“落后”分子都是班干,以后再“补”吧。。。我也知道自己这种问法、做法的荒诞,但对女儿的纠结还是让我情不自禁打扰了他。我说了很多客气话,询问女儿班上表现“可乖?”中等成绩挂得上吗?。。。班主任一一作答了。

     

 

      就在我把上面意思通过电话转述妻子的时候,妻又让女儿和我通话。女儿的一声“爸——”,我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情感也失控了。那空荡荡的楼房里空气就要凝固,仿佛有男人的饮啜声。。。那时,我真想飞越时空怀抱着读高中的女儿好好哭上一场,不要我们的理智,不要成人的架子,不要做父亲的自尊,好让女儿的眼泪尽情地在这种氛围里自然流淌、渲泄。。。陪着女儿伤心,陪着女儿纠结,陪着女儿痛哭,甚至确实是一种勇气!一种豪奢!一种情感的放纵!这要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        

     

 

     也许是我的原因,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一味忙生活,忙工作,忙读书;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陪孩子,指导孩子。一年级启蒙,妻说:“女儿上学了,你给她上上课吧!”我压根儿没当回事,潜意识认为还早。作为一名身为人师的父亲,我心里有太多的内疚,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无奈。生活的担子必须去挑,经济的困顿还要去摆脱,你得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去进修;以备个人发展之“后劲”,心存可能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你不得不去学校“加班加点”,斯文扫地干些“别人不愿干的活”。自己确实很少时间去陪妻子,陪孩子;这是我心中最大的痛楚,也是我无法、无能改变的现实。

     

 

     也许是我的原因,女儿从小就上进,总是得到太多的“鲜花与掌声”。勤奋学习已成她的习惯与品行,我没有更好地去保护它、发挥它。----可怜的孩子!总是有太多的学习压力!上学起就很少去玩,总是把大量时间放在做不完的“功课”与学业“进步”上。。。即使做完了作业,也要“禀告”父母后才会看会儿电视,这也许是她“顶顶快乐”了。女儿小学时就爱美爱表现,常有上台展示自己的勇气、机会,每学期都有几张奖状或奖品,拿着这些东西回家“爸--妈---”喊得震天响,这似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也是她最最开心的了。

 

 

      尽管初中的一段时间课程落下去不少,无情的会考给她当头棒喝----考砸了!她在一段时间一味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有着说不出的痛楚,我还记得那年她查了分,蹲坐地板一味地不言不动的情景。。。这后来却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最宝贵财富”-----不是吗?我们一段时间把它叫做“精神生长剂”。失败和挫折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可或缺,甚至很有必要,就像当初的我----第一次中考的失败终于铭刻我的生命中,从中我了解自己很多,彻底地更新着自己,一直三十多年了我还记得当初茫然的样子。。。还好,我的女儿很快把状态也调整过来。。。

 

     

      每当夜深人静,“楼上灯光”是女儿最好的表现,静谧的“一窗白”是那么招惹父母的心绪。几多夜晚,几多汗水,几多忧伤,女儿考进现在的学校——舒城一中实验班,中考分数不低(当时能进省重点中学--舒城中学,可因种种原因未上该校)。她刚进学校第一次摸底考试年级第七!有将近一千多人。我同孩子都是欢喜,我跑到学校用手机把“光荣榜”名次拍下来。心想那是多么不易,留在手机里作永久记录。可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我知道这里也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当初600分以上进“一中”的就有百人,女儿这次“语数英”进入“前七”着实不易,得倍加珍惜,倍加珍记。我这样做除了给她增加压力,还能给孩子什么呢?作为教师的父亲,平时是那么地津津乐道,振振有词,面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是言不由衷,“家里和尚不念家里经”,我的“说词”是那样苍白无力,多余可笑,甚至是父亲如山般的沉默.冰冷了。。。     

 

   

      也许是我的原因,这些年来,我一味地忙自学,忙考试,忙工作。我整整在漫漫自学路上求索了12年!人生有几个“情系悠悠”的12年啊!何况我是从30岁以后开始参加自考的。4000多个日日夜夜,几百万个分分秒秒,似乎过眼烟云,却又依稀记得!那么刻骨铭心,那么荡气回肠。。。4000多个梦寐以求的昼夜,4000多个彷徨与期待,4000多个幸福与泪水----那是怎样的曰子,每分每秒让你充实,让你等待,让你喜悦。希望就在前面,梦想即将实现。我无法道得清说得明!

 

 

       近40门高等教肓不同专业的课程门坎一一跨过了!通过了!其中酸甜苦辣难以言表,面包加泪水的日子让肌体与精神生长了好多健壮!我终于取得了一个汉语言文学大专文凭;一个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一个政治教育本科文凭。每4年一个大学文凭啊!这12年!我的12个流年,也是女儿求学的12流年!女儿也将获得人生起步的3个文凭!我们求学路上漫漫征程是何等相似!这12年将永远载入我同女儿人生长河的记忆里。。。

 

 

-------这12年是父女共同求知奋进的12年!是两个“人生黄金时光12年”!是两个人生上升期!

 

 

     说实在的,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很少教女儿一些所谓的课本知识,人生经验。没时间吗?需要吗?这12年我的角色从“班主任”到“大队辅导员”,再到“校长”;从“小学语文教师”到“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到“高中语文教师”。。。工作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事务是越来越忙!我想:一些人在特定的时间扮演特定的角色,然后匆匆离场,从不带走我们的流年;一些事在特定的场景开始特定的剧情,从不偷换我们的流年。是我们自己,紧紧握住拳头,从不放走本应闪光的流年!

 

 

      我总记着妻子在孩子刚入学对我讲的话,我总想通过个人努力,真真切切原原本本地给女儿树立一个学习榜样!不为父亲之伟大,而为父亲之平实!在这个功利并行,人欲横流的时代,就有一个,一个身边她最亲近的人,能够“坐得住板凳,守得住清贫”!此言足矣。。。 

 

      -----她的父亲没有浅尝辄止,没有歇一歇,没有松一松!甚至没有在个人专业岗位上“麻木”与“坠落”,我是以身说教,来证明一个朴实的道理: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苦心人,自不负!不怕你想不到,就怕你做不到!我不知我的行动对女儿影响有多大?我的学习过程对女儿有没有启发?哪怕是偶有的感化而不是庸俗繁琐的说教!

 

 

       妻子倒是直截了当:“你一天到晚看看看,写写写。。。你自已是教师,女儿成绩上不去,看你和别人怎说?。。。”怎么说?我几次欲同女儿吐“真言”,想开开课,就是说不出口,我在这里变得很弱智。。。我每天都是在读书,心想我也是在给自己和女儿“备课”,准备着有机会给女儿上“一节课”或连堂上“几节”,我不是一个“坐而论”者,而是一个“起而行”者,以自己的“身重”演绎着自己的“身教”以致我痴想着那一天“功成名就”,就是一堂我为女儿准备的心智“开化课”,就是用我生命墨染的一个“百家讲坛”课。。。

 

 

       我只有这样安慰自己,我自负又自卑,我自强又自薄。。。也许,也许。。。我努力剖析着自己的想法,无比惘然面对自己现实世界,想寻找解决女儿成长成才的妙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真正能让自己堂堂正正主讲的一节节生动有趣的、精彩纷呈的师生的、父女的“和谐课堂”“生态课堂”,行吗?!但见女儿高三那匆匆的脚步,瘦削而又忙碌的身影,我只得欲言又止,欲罢不能。唯恐自己开课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不是真言。呜呼!“课备十载难口”。。。

 

 

       师者-----“道”难传,“业”难授,“惑”亦难解也;须言乎,要言乎,确言乎?

 

 

        君且答。。。 

 

 

 

 

 

 

 

 

 

 

 

 

 

 

 

“课备十载难开口”的思考

【谨以此篇献给曾经辛勤劳作的,现已就读大一的我的女儿;献给那些读着高中和高考失意的可敬可爱的孩子们;亦以此拙文献给悲我悯我,我悲我悯的普天下高中陪读父母们!】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