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风尘恋恋影
(2013-07-13 16:37: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比喻。从你出生开始,就是一场大戏徐徐拉开帷幕,从小到大,最终到死,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你人生的一部电影。与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不能剪辑,不能重拍,更不能半途而废,只能走下去,无论这是一部精彩的大片,还是一部故事片,抑或是一部恐怖片。它的主演就是你自己,除了你自己外,所有的人都是非主角,但并非表示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影响。正是那些非主角的存在,成为你人生电影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也有些暗淡的灰色。越是长大,越是觉得这部电影之难。如果按照既定的轨迹,那无疑是浪费人生,如果推陈出新,那就是改弦更张,还会受到周围人的指点。
不过,一个另外好的过程就是透过看电影来透析自己这部电影。我是一个电影迷,所观看的电影中,最不喜欢的该属于美国大片。不知为何,或者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罢了,也并不需要别人理解,更并非说美国大片有多烂。你觉得好,就看;你觉得不好,就不看。没有强迫你看什么,只有你自己看什么。你爱看什么看什么,只要没有触犯法律的边界即可。在我的个人观影记录中,最少的就是美国大片,但一些西方电影,尤其是所谓的禁片,却看过不少。不过,那些所谓的禁片,不过就是色情、暴力的集散地,但却都是深深触及人性最深处,挑战人生最极限的。在太小的年纪里,不能观看,以免对人生观产生干扰。
其实,在电影的世界里。最喜欢的无疑是国产片,尽管,国产片很烂。但不时也会有几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电影,尤其是大陆拍摄的。而大陆的导演中,第五代中也曾经出现过无数的经典篇目,《黄土地》、《老井》、《活着》、《霸王别姬》,谁能说这些电影不深入人心,看过之后谁又能不黯然泪下?不过,这样的时代很快就过去了,旋即迎来所谓的大片时代。而在大片中,《无极》、《英雄》、《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视觉效果上崭露头角,但在剧情设计上趋于雷同,没有内容的电影形同鸡肋,也就成了过眼云烟。很多年之后,没有人再提及那些电影,只能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的沧海一粟。对于这些大片,悉数观看完毕,为的就是那种负面营销的形式,如《小时代》和《富春山居图》,你越是说俺烂,越是需要看,让你掏了腰包还说烂,但票房还是上去了。
学生时代里,几乎每天都观看电影,而电影世界拘泥于国产片,尤其是乡土气息浓重的片。贾樟柯、王小帅、田壮壮、霍建起、娄烨、张元、李玉,这些导演成为最熟悉不过的人,每逢出现一个片都去看看。总觉得这些导演诉说的是些真实的事情,如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和《任逍遥》,看过一遍又一片,他将山西汾阳老家传递到外面的世界去,一直到《三峡好人》,再到《世界》。后来,他的《二十四城记》就不再觉得好玩,因为导演在转型,你也在慢慢成长。这些导演拍摄出来的电影,聚焦在中国乡土之内的事情,心理或者现实,虚拟或者真实,都让你有一种融入感。不过,他们屡次被禁止拍摄也是经常有的家常便饭,但是被禁止并没有改变他们对电影的执着,也无愧于对观众的厚爱。
还有一类叫做地下电影,曾经被禁,又被允许公映。但有的却一直成为尘封的历史,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因素,对于电影的管制之严格,更是促使人们希望看到。但往往看完之后,觉得也不过如此,不过是有点敏感话题罢了,又不会死人。可能,这也涉及到艺术世界的节奏吧,如演员赵丹所言的“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而赵丹曾经饰演主角的一部《武训传》无疑就是这个命运,至今还没有被解禁。武训,是个乞丐,但又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乞丐。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如今在鲁西南很多地方还有。这样的人物被淹没,一部电影竟然有着无数的心酸之类。当然,这部电影的拍摄年代过于早,即使再公映,也难以找寻到当初的感觉。
对于香港和台湾的电影,曾经喜欢过一段时间。尤其是许鞍华导演的那些女性电影,充满了香港式的温情脉脉,她的天水围系列,有邻里情谊,有外来人口的问题等等都聚焦其中。更是用《桃姐》这部电影打动了许多人,赚取了无数的眼泪。香港电影,从辉煌到现代,商业化极度丰富的地方,电影市场却也异彩纷呈。无数的电影人,无数的电影演员,从那里走出来,走向了世界。这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香港的电影节奏很快,总是急匆匆之间需要把故事展开,像极了香港这个地方的狭窄氛围,而故事又充满风云诡谲。
相对来说,台湾电影又有着很多怀旧的气氛,有一种无家无国的飘零感。可能,这是台湾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我喜欢,台湾早期的那些电影导演,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等等,而同样是乡土故事情节最多的电影里,《恋恋风尘》、《童年往事》为代表的电影可谓是最为喜欢的篇章,也观看过无数遍。不过,有的人可能对于台湾电影过于时间长的篇幅所诟病,比如《一一》和《悲情城市》等,几乎有着三个小时的长度,其实这对于电影人来说是一个考验,不是急匆匆结束,而是要娓娓道来。在这一点上,台湾的这些导演处理的技术相当精湛。不过,想比较而言,不是台湾电影的一部《末代皇帝》同时是三个小时片长,它的故事可谓紧凑性极强,即使在影片结束之后,你竟然觉得还没有结束,进入到电影世界中去啦。
基本上,这就是我人生三十年的观影记录,有一本正经的,有荒诞不经的;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总之,只要是电影,又不是特别的好莱坞大片,基本能够进入我的世界。不过,每个人的电影世界,也有自己的口味,这就是选择,你不可能穷尽天下所有的电影,只能选择你感兴趣的电影,犹如天下很多人,你只挑选那些跟你话语投机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也跟电影的选择一个道理。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必要在听到别人的意见之后强作欢颜,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观看,总是没有错,这就是所谓的如你所信地生活着。(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