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传言-
-王传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171
  • 关注人气:1,0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让座”到“要座”仅一步之遥

(2013-07-15 07:13:08)
标签:

杂谈

近日,张小姐遇到了一件寒心事儿,乘车时本准备主动让座,却被一位“急性子”的婆婆“嚼”了一顿,还在她刚起身时一把将她从座位旁推开,让她不禁心寒地觉得“这个座位让得很不值”。(713 《楚天都市报》)

在公共场所让座在中国成了一个显性话题,因为让座引发的争论,引发的口角甚至身体冲突,而这里面包含着道德规劝遭遇现实难题,以及道德高扬的时刻到底能够导致什么结局的问题。给老弱病残的人们让座,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规劝的范畴。即让座给老弱病残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但这不是一个义务。当道德规劝的一种风尚摇身一变成为一种被攫取的权利的时候,让座的人自然感觉不舒服,而接受座位的人更不应该主动要座位,这样就发生了乾坤大挪移,道德风尚变成为一种义务和责任,徒增社会的心理负担。

其实,到底谁应该给谁让座。在我国的公共场所规定的,老弱病残。这就是一种对于弱势群体的宽容表现,然而,现代社会中并非那些人真正需要座位,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反而是那些天天上班的年轻人需要座位。所以,各地出现过老年人主动给年轻人让座的新闻,从根源上说,给需要照顾的人让座奉献的是自己的爱心,获得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心,但是,当有的老年人将这种客气当成一种福气,将别人的爱心之举拿来随意践踏或者直接将此当成一种自身的权利的时候,我们就真的应该警醒了,毕竟从获得心理安慰到心理不舒服也仅有一步之遥。

不过,更应该引起社会足够重视的应该不仅仅是不良少年问题,也应该包括不良老年的问题。屡次听闻老年人对年轻人不让座而大打出手,甚至在地铁中酿造成流血事件。这些根本就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毕竟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是如此,但也在释放这样的一个信号,那就是对于道德高扬的社会中,到底应不应该礼让三先,到底是不是应该对这样给需要人让座进行一个系统的思考。尤其是不能让这样的一个让座的行为扭曲变形,成为那些真正需要座位的人的一项权利,毕竟,不让座也不是错误,而要座位就有些变异,让道德本身也变得扭曲。

真正的让座和接受座位本身就应该是相互的过程,让座的人主动且心理舒服,接受座位的人说声谢谢也心安理得。毕竟,让座的人获取的仅仅是一种心理的安慰罢了,在他们之间要形成一种互相包容,互相尊重的局面。否则,在言语激烈和行动不注意间往往会让这本身的让座变味,成为一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成为生长在社会肌体上的一块心病。(文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