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生源而投毒突破很多底线
(2013-05-03 09:14: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时评 |
近日,河北平山两河乡两河村一老人在送孙女、外孙女上学的路上,捡到一瓶酸奶和几个拼音本。而当两个孙女喝下这瓶酸奶后,突然全身抽搐、不省人事。据女童家属透露,其中一名女童在送往医院的路上离世,昨日中午,另一女童也不幸去世。(5月2日《河北青年报》)
两个鲜活的小生命戛然而止,她们或许不知道她们死亡的真正原因竟然是两个幼儿园的恩怨。她们的生命为两个幼儿园生源的争夺战写下最悲惨的注脚,当教育者可以随意将学生的生命视作儿戏的时刻,因为生源而引发的争夺战或许已经将教育的底线突破,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教育的根本也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一切蔑视生命的教育都是不合格的教育,一切不拿人的生命为最高准则的教育也是缺乏良心的教育。生源问题,对幼儿园来说真的是问题吗?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在我们的新闻世界里,都是为了争取好的幼儿园而纷纷交纳高额赞助费的例子,都是因为幼儿园资源的匮乏导致很多孩子没有学可以上的例子,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匮乏是一种常态,在这种常态之下,争夺生源便是不可能的。缘何河北平山县的这两所幼儿园会上演抢夺生源的战争?那突出的应该是乡村幼儿园的教育问题,办学资质和办学条件的客观限制,往往在一个乡镇只有几所幼儿园。所以,争夺生源成为一种可能,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学生越来越少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争夺生源不是不不可以,仍旧需要遵循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一所幼儿园靠什么吸引学生?无非就是硬件和软件,那就是办学条件的雄厚和师资的充裕,是这些软件和硬件积累下来的口碑。同时,各种幼儿园虐待儿童的丑闻也层出不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幼儿园教育的师资质量堪忧。在这样困境之下,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进入自己的幼儿园成为各个幼儿园的“必杀技”,但这个“必杀技”不能突破道德底线,将生命视作无物。平山县的这家幼儿园为了生源公然下毒,以年轻的生命为靶子,如此幼儿园还有什么吸引学生的地方呢?一个培养学生的地方变身刽子手,谁还愿意去那里学习呢?
教育就是教育,幼儿园教育还是最最基础的教育。在那里已经勾心斗角一片,还能对之后的教育报以何种希望呢?这是一起悲剧,但已经不是第一次悲剧。幼儿园教育的警钟应该长鸣,否则,希望将瞬间熄灭掉。(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