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2月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幼儿园班车坠入水塘,11个孩子遇难。据中央台前方记者调查了解,出事车辆当时共载有17人,其中一名司机和一名教师,车上的十五个孩子均为4到6岁,都在当地的春蕾幼儿园就读。这辆面包车则是春蕾幼儿园的校车。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打工。(12月25日 中广网)
又是一起“校车”事故,与今年4月份仓促出台的那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相对照,江西贵溪的这部校车根本不能算校车。校车问题,当然不只是关于《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问题。而纵观近年来的校车事故,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从地点上看,其几乎都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由此相关的无疑是城乡二元体制之下的教育弊端。所以,校车事故频发忙着赔偿、追责都是于事无补的,也不能杜绝事故的再次出现,因为其涉及的乃是乡村教育本身的凋敝现状。
详细盘点近年来校车事故的发生地点,广东省阳春市、云南广南县、山东高密、江苏丰县、甘肃正宁、山西介休,这些地方都属于乡村地段,幼儿园和小学的建设本身距离村子的遥远为校车的存在提供了条件,但是校车的费用比黑车的费用高也让众多的留守儿童选择黑车前行。而所谓的“义务教育”已成为一个极具讽刺的话语,刺痛整个乡村教育的现状。随着城镇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孩子却留在乡村,他们的教育从来没有人关注,在校车安全事故频发的时刻,校车上出现的被强奸事件也会发生。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深深印刻上一层层阴影,而这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可以说,校车事故频发的根源不在于非法的幼儿园、没有资质的司机、教师,更在于毫无保障的教育资源。如果,去问问家长们到底希望不希望这样的非法幼儿园存在,大抵家长们还是同意的,因为这些幼儿园尽管资质差,但是收费低廉。校车的“免费接送”也成了幼儿园招生的最好借口。假如城市和乡村没有隔阂,假如城市和乡村对于教育的投入都是均衡的,那么,悲剧可以避免。因为你几乎看不到校车的悲剧发生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内,这就是根本的原因所在,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的悲剧的上演而非其它因素。
乡村教育在经受着二元体制的伤害下,再次被赶上城镇化的步伐,乡村小学的合并和中学的合并加剧再一次将学生的成本上升。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如果小学也需要到十几公里的镇上就读的话,成本可想而知,而黑车操作的校车安全也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在校车安全事故中过度关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落实无疑是走偏了,因为这些乡村学校本身就没有合格的校车,谈什么管理?
本次江西贵溪的校车立马出现了每个学生赔偿48万元的举措,如果说教育是差钱的,又无疑是虚假的。如果这些钱用来购置一个校车的结局会不会不同已经不容假设。但是,如此快速的“封口”式解决事故的方式无疑就是推卸责任、掩盖矛盾的表征。可以说,校车事故不是因为《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出笼戛然而止,如果没有教育均衡的分布,我们只能继续看着孩子们的明天继续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