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元廉租房”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2-12-25 19:03:02)
标签:
杂谈 |
今年3月,61岁的田凤秀住进了廉租房。她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钥匙。两室一厅的楼房很暖和,每月房租只有75元。(12月25日《北京晚报》)
廉租房在新闻中一向很惹眼,这次也不例外。而在2011年春节,北京的人员郭春平也因为77元廉租房事件被大众知晓,面对种种“质疑”,其真是有理说不清了。而公众之所以进行如此猜测乃是对于公共政策的公平性的质疑。在这个质疑背后掩藏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试问,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变得不愿意相信别人了呢?可以说,质疑新闻的真实性乃是一种力量,但是毫无根据的质疑只能对于事情本身的发展起到一种消极作用。于是,郭春平的生活也就变得并不平静起来了。最终,她搬出了廉租房。
深圳市在公布第二批廉租房的名单中,同样找来一片质疑声。最终,有关部门的领导出来澄清了事。而当年对于郭春平的遭遇却根本就是媒体的一种“过度弯曲”的过程。面对“不是困难户”、“母女俩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郭家高价转租廉租房”等言论,其只能拿出自己的失业救济金领取证明来。当一个社会对于这样的言论秉持一种天然的“不相信”的态度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的机制在发生霉变,整个信任机制出现了问题。所以说,对“75元廉租房”的质疑并非仅仅是其本身,而在其? ?身之外的信任问题,这才是这场“质疑”的症结所在。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中国的廉租房只租不售。这“75元”的租金乃是在政府补贴之后的租金。网友们质疑的是面对北京高房价的一种声讨。可见,任何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矛盾聚集的导火线,假如对这样的社会矛盾不加处理的话。
尽管,中央出台了“国六条”“限购令”等等政策来抑制房价,但效果并不明显。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去年30家主要地产开发商全国销售均价达到每平方10286.42元,同比上涨23.98%。是如此高的涨幅和实际的高价跟“75元”相差太远,这样的差距导致了网友们最终的质疑不断。在暴露一种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之外,这些质疑也在表达着另外的意思,那就是对于那些公共政策公开化的质疑。假如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是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环境之下进行的,就不会有如许多的质疑。
我们当然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但是“75元廉租房”的出笼让我们看见一线希望,但是如郭春平的遭遇一样让住户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负担,这只是一根敏感的神经。是它将蓄积在民间的很多情绪点燃了,通过“质疑”的形式表达出来。对此,公共政策制定的部门不得不引起相应的重视,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将会累积成为更大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神经,让整个社会变得欢喜也变得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