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河北丰宁县强制捐款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有媒体报道,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教体局近日下发一则通知,要求每位职工捐出500元用于救助贫困农户。对拒不缴纳捐款者,要从工资里扣除。24日中午,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独家专访。他说,县教体局片面、错误地理解扶贫工作“自愿原则”精神和政策,以致于出现了偏差,对强行扣除教职工工资的行为要坚决制止。( 12月24日 新华网)
强制捐款应该不是新鲜事,尤其是在面临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刻。对于各类公职人员进行各类摊派式的捐款本身就是一种将自愿行为强制化的变态行为。河北丰宁县教体局的做法无疑真的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只不过在这样一个贫困地区,500元的数额有点大了才引起媒体的关注并能够得到积极的回应和整改。然而,隐藏在这种强制捐款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却远远没有被发觉出来,公示在公众的视线之下。
丰宁县在开展对口扶贫、行业扶贫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工作。从2012年5月起,鼓励和引导全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对口帮扶,倡导公职人员与贫困户建议“一对一”联系。扶贫遵循“自愿帮扶”原则,帮扶形式可以采取“帮思路”“帮物资”“帮信息”“帮技术”等形式,并非仅限于现金捐款的形式。那么,为什么将各种帮扶形式简化为捐款了呢?这也应该是值得深思的现象。
对于这种简化形式很明显的是为了简单化处理,因为金钱好计算。然而,另外一个更大的荒诞在于,捐款的金钱到底是不是应用到了困难户的帮助上?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如果说没有将捐款用到真正的困难户上,强制捐款就走样了。如果真正落实在实处,用在苦难户的身上,即使强制或者有一个说法可以解释。当然,如今各种慈善事业出现的种种劣迹表明,在人性的弱点和制度的缺失之下,难以将捐款的金额使用到正当的用处是多的。
而这种强制捐款除了这种不可防止的意外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官员们的政绩作祟。无疑,这种强制行为就是为了累积政绩的样子而已,是官员们堆积政绩的“STYLE”行为。在这样的“政绩STYLE”中,每个人的捐款都是一个制胜的筹码,于是乎,“自愿”就成为了一个堂而皇之的话题,“强制”便登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