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苏州话报站,我看行!
(2011-07-07 16:49:03)
标签:
苏州话报站杂谈 |
用苏州话报站,我看行!
文/王传言
轨道交通一号线是不是要增加苏州话报站名?据了解,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调研,尚无结论。从事方言研究和保护的苏州语言学家汪平并不赞同增加苏州话报站名。对网上种种争论,他认为,方言、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苏州本地人应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新苏州人、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外地方言和外来文化。他同时建议政府应重视协调这三种城市不同族群的关系。
苏州话,我不懂。但对用苏州话报站,我支持。从香港归来的人都知道,在香港的地铁中是使用三种语言报站的,粤语、英语和普通话。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但是并没有人说使用了粤语之后就是一个小家子气的地方。苏州话代表的是苏州的地域文化,假如使用苏州话进行报站的话不仅仅可以将苏州的地域文化特征更加明显的表现在细节中。对于这样的一种形式正好符合苏州“崇文 融合 创新 致远”的城市精神。
有的人说这是一种地域歧视,我觉得不仅仅如此,恰恰相反。那就是,除了苏州话之外还有普通话在进行报站。听不懂苏州的话的人可以接受普通话的洗礼,还有英语在进行报站,都可以进行一种融合贯通。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着歧视。假如仅仅是一种苏州话在进行报站,那无疑就是一种歧视,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歧视是看不起,是一种具有优势文化的人或者人群对于别人的一种无谓的贬低,这才是歧视的本源意义。但是,在苏州,相对来说,文化气息还是比较浓厚的,作为一个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天都能接到成千上万的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而这些人的到来无不是慕名而来的。
名之所在,不过就是苏州的特色也。苏州的特色除了小桥流水人家之外,苏州话也是一个重要的特色,吴侬软语是也。尽管,我对苏州话并不感冒,也不会说几句。但从文化发展和语言传承的意义上说,报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其根本与歧视无关,反而可以在这样的意义上弘扬苏州的文化特征。当然,希望将这样的途径去普及苏州话也是无望的,但就报站这样的一则新闻来说,乃是一种积极和进步的意义的。
用苏州话报站,我看行。其既不涉及到所谓的地域歧视,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苏州的地域特色。这样的一种双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可以让那些到过苏州的人也会顺便奉上一份小小的回忆,那就是苏州话所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