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后感

(2023-06-05 14:00:11)
分类: 学习心得

6月2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南京实验幼儿园的四节课,分别是中班的《拼小人》、小班的《我的小手真能干》、大班《工具用处大》和《小鼓手》,四节课的执教老师态度亲切自然、语气柔软温和,让人听了十分舒服。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是第三节课,课中老师以帮助兔宝宝完成任务为线索,设计了两次动手操作的机会,第一次操作,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不同的材料,提出了不同的操作要求:第一组,将小米灌入瓶中;第二组,将瓶中棉花取出;第三组,组装小汽车;第四组,将混合在一起的小米和豆子分开。孩子们在活动中全程投入,通过第一次操作,他们马上发现了仅仅使用小手完成任务的困难性,自然而然地引出“使用工具”,顺利过渡到第二环节。在第二次操作中,幼儿选择不同的工具完成任务,通过两次任务使用时间的差异感受到“工具用处大”的道理。

本次活动,虽然本次活动没有精美的PPT,教学形式也没有特别的“新、奇、特”,但是我从活动中看到了本次活动的价值:

1. 活动真实反映出幼儿的学习情况,再现原汁原味的师幼互动,如:在第一次操作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教师在选用教学用具时,本着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让幼儿在操作时感觉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蕴含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

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在设计活动时也应回归教学的本真,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发展和积累幼儿对生活的经验和相关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