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概念的组合与时代性

(2025-01-09 20:03:14)
标签:

教育

时评

文化

分类: 文化

概念的组合与时代性

田舜卿

语言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语言表达的概念,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信息,能断代。譬如消失不用的“文化大革命”,就反映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时代。计划生育出生的一代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被称为“小皇帝”,却因为真皇帝的名声不好,被治理的很难受。其实不应该是这一代人的错。如今下一代仍很受长辈宠爱,可看到“小皇帝”后来的遭遇,自觉再也不用这个名词了。

现代语言,是在历史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或多或少保留历史概念和形式,这是无可厚非的,要不怎能体现语言的继承性与民族性。因为如此,民族的历史经历和悠久才能体现出来。

专有名词的时代性最具有代表性,在阅读文学作品中都能明显体会出,这里就不列举了。但众多的普通名词却没有明显的时代性。如山、海、人、家等,甚至还有常用的其它词类如跑、走、上、下等等。这些词哪个年代使用都没有问题。但有的词语就不同,譬如一度消失的“老板”称呼,现在的复活,也是一个很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与阶级的消失和产生应该同步,只是还没有复活阶级的概念,更别提相关的概念词语的出现,这就是时代特征。

组成语言的词语,在完整语句中,不仅充当语法中不同词类的角色,如名词、代词、动词等等,还有赋予它的内涵与外延的概念。如果只重视字形外在的美,注重修辞,形成语言美,忽略了其概念与逻辑关系,同样也会出现很多笑话。

就拿现在企业的称呼来说,宪法上公有企业只有国有(即全民所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哪来的中央企业的说法?多年的思考发现,这与它出现地密不可分。就是旧中国江南地区,这一带的语言对中央这个词独有情怀。曾有一段时间,一下什么企业都喜欢挂上个中央企业的前缀。连中央空调的私企,也会挂上个中央。这里的中央,不是专有名词,是个很普通的名词。

如果有中央企业,有地方企业否?地方企业显然不能称为国有企业。设想一下,地方有中央,不就独立了吗?现在对地方的独立,是很反对的,尤其是有大汉族主义的地区更是如此。所以,语言上就不因该有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称谓。如果称地方国有企业为官僚企业倒能够成立,不过就回到解放前的阎老西的官办企业上了。曾在电视上看到有的学者就对秦始皇的皇家企业也称为国有企业的说法,这就是国有企业改了制还会名正言顺成为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的根据。

再者,有民企必然有官企,它又是那类企业?是私企还是公企?官僚自办的属于私企还是民企?一个个矛盾的概念都出现了,而且越来越乱。

早年的公务员,从影视作品中了解到,是汪伪政府官员的称谓。它们服务于皇军,维持治安,就是汉奸。与现代公务员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显然不是一致的。虽同叫公务员,内涵是不同的。因为历史原因,使得公务员的形象大受影响。现实的公务员,也的确高高在上,好像就是外来的一样,自命不凡。

这些不都是政治家的错,也有语言学家对语言规范的欠缺。在大学普遍重视语言的今天,让人感到很难堪。这些本民族语言的基础研究,绝不会被外来文化来规范的,不会以一种相同的外貌形式出现,还会有它的地域和时代性。处理不好外来语,只能给本民族语言添乱。有本民族的语言,更有利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民族自信心。

早年的汉语罗马字母拼音(注),据说是由基督教外来人员为学习汉语而开创的一套拼音方案。后来,为汉字拼音化改造形成了一套汉字拼音方案。因拼音化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未实行,却因为学校开设的语文,让学生从小学习拼音的结果,解决了汉字打字的难题。现在没有几个人是用五笔字形打字的,还是用拼音的多,无须再增加麻烦的拆字知识体系,用已经学习准备好的拼音知识就顺带解决问题,外打正着。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基础工作多重要,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好了,到此只能随便说说,做到画龙点睛就可以了。反正现实汉语言很乱,岂能由个人一点思考就能解决!它是社会问题。

202518星期三

注:罗明坚和利玛窦合编《葡汉辞典》中的罗马字注汉字音,是汉语最早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也是后世一切汉语拼音方案的鼻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下岗
后一篇:我的代步工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