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街不仅是购物天堂,更是美食天堂。对于我们这些在食堂的欺凌下饥肠辘辘的大学生来说,M街简直就是沙漠中的绿洲。
但仔细瞧瞧,才发现M街对于钱包不够鼓的人们来说,只能算是个海市蜃楼。
Chipotle是M街上唯一一家快餐店,也是最便宜的。十美金能够吃得肚子圆滚滚的,所以大家结伴出去改善伙食,首选Chipotle。很有意思的是,这家餐厅虽然是连锁快餐店,但是算的上是快餐中的“贵族”,不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一听就让人觉得是穷人吃的东西。吃Chipotle似乎不像是快餐,虽然价格和肯德基麦当劳一样便宜,可是似乎总是有那么一点“classy”的意味。这种阶级因素的根源在哪里,我也说不清。
Chipotle离Georgetown校园很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M街是东西走向,Georgetown在M街的最西边。而在M街的最东边,有Chipotle同一个公司开的Shophouse,和Chipotle的概念一样,只是卖的不是墨西哥菜,而是具有东南亚风味的美食。
如果你对一个墨西哥同学说Chipotle做的是墨西哥菜,他肯定会跟你翻脸。在美国的这些快餐店,都是经过改良的,味道完全被美国化了。说去Chipotle吃墨西哥菜,其实就是去吃burrito。而burrito就是在中国肯德基曾经很流行的墨西哥卷。其实我个人觉得,burrito和北京烤鸭还有山东大饼完全是同工异曲,都是一张薄饼里面塞各种东西。
Chipotle不仅便宜,而且没有“隐性消费”。首先,你要选择是吃burrito还是吃bowl,意思就是你想用用饼包还是用碗盛。然后,你选择是要蔬菜,鸡肉,猪肉,还是牛肉。除了牛肉贵一点以外,其他的价钱都一样。确定你要的肉类之后,你可以从所有提供的配料里面选你想要的:玉米,红豆,糙米饭,酸奶油,芝士,香菜....最后,你可以加两美元,来一大勺的guacamole(用牛油果做的一种酱)。
简单快速,经济实惠,味道也很好。Chipotle成为了我们这些没钱天天吃大餐的大学生的天堂。
类似的便宜的快餐店,在M街上不太多,大概就只有Good stuff Eatery, Cafe
Tu-O-Tu这两家。在M街上的其他美食,都是要花大巴大巴银子的。有钱的话,你的选择就很多了。法国菜,意大利菜,墨西哥菜,土耳其菜,连埃塞俄比菜,M街上都有。这些美食,我都没能一一仔细品尝(最重要的是腰包不够鼓,点菜点得心慌),不过周末的时候,倒是经常拉上好友去吃brunch(早午餐),小资一把。
Brunch是我的最爱(也是所有伪贵族的最爱)。最完美的brunch,是在星期六早上(星期天一般都用来写作业了),睡个懒觉,然后慢悠悠地洗漱打扮,穿得漂漂亮亮地,十一点的时候准时和好友见面。阳光明媚,微风和煦,在餐厅的露天餐桌上,点上一杯橙汁,一盘由草莓蓝莓和打泡奶油点缀的法式吐司,然后慢悠悠地享受着早餐,和好友谈天说地。吃完饭后,再在M街上鼎鼎有名的咖啡店baked
& wired点上一杯浓郁的cappucino,自由自在地享受午后的阳光。
这种小资的生活,曾经被困在康州乡下的我对未来生活的极大憧憬之一。要知道,上寄宿高中那会儿,走到最近的餐厅,也要半个多小时。现在,M街就在家门口。突如其来的便利感,让刚上大学的我,每个周末都会去和不同的朋友毫吃一把。
好在Brunch一般都还不太贵,而且一餐顶两餐,对钱包的要求也自然没有那么苛刻。
我个人最喜欢的Brunch地点,有Clyde's,Cafe Bonaparte, Le Pain
Quotidien,Martin's Tavern,等等。
对于我这种贪吃却又没钱吃豪华大餐的食客来说,学校报纸的生活版是一大福音。给学校报纸投稿,门槛不高,谁都可以写,只怕人少不怕人多。于是,我便为学校校报的美食专栏投了两次稿。写一个餐厅的Review(评论),可以报销在那个餐厅的一顿大餐,而且是头菜、主菜、甜点、饮料全包。不过,一个人吃大餐是件很凄凉的事情,而且能够品尝到的菜式不多,所以我经常是邀请自己的好友,我负责头菜和甜点,他们负责自己的主菜就可以了。
他们听说有这样的好事,自然都很乐意和我出去吃饭。所以我写过两篇restaurant
review,一个法式风味的东南亚菜,一个印度菜,都是豪吃了一顿,文章也上了报。只不过报销的钱,到现在都还没有发给我。要知道,在这种高级餐厅吃个大餐,价格都是相当不菲的。我问了主编好多次,主编也是新官上任,也不太清楚。这笔账,还只能下学期再去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