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ollege Admission Form之模拟录取

(2013-02-08 18:27:46)
分类: 女儿成长

   星期六上午的的第二个环节非常精彩,由不同的AO同时针对不同的主题开展,然后对这个方面感兴趣的家长,选择专题去参加,所以很多孩子都是父母分工去参加不同的部分。JanetJhon主要是针对特殊学生,如运动员、艺术生进行讲座;Kedra主要针对的是FA进行讲座,Jim进行的是模拟录取,这些丰富多彩的环节,本来是循环开展的,家长可以三个场地来回,但时间很紧迫,于我我只能选择其一。

   我参加的是Jim负责的模拟录取。Jim先是介绍了芝大录取过程中材料阅读的程序,同时告诉大家负责HotchkissAO是谁,该AO负责第一阅读,并提炼学生的profile,当第二reader也阅读好某一申请人的材料后,主负责的再次阅读,结合第二阅读的意见给于不同的录取建议,然后再递交Dean做决定或是录取委员会讨论Jim给学校提供了芝大上一年的4个匿名申请材料,并给大家提供芝大在read申请材料时的对学生进行profile的提纲以及过去的基本情况,然后对我们参加的家长和学生进行培训。这个提纲主要由academics,recommendations,activities and honors, essays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组成。他强调首先看学术成绩、然后看课外活动、essay及老师推荐信、给大家15分钟进行比较录取,因为这是基于大家已经阅读过这些相关申请材料,让大家来判断谁fit芝大。于是大家边阅读材料,边就相关方面的标准以及个人的看法和Jim交流,看来这些美国家长和学生对录取过程都很熟悉,一个个提出的问题都很尖锐,似乎他们都是很toughAO,幸亏只是mock,本来我以为这个个都是学校舍不得不录的学生。大家大概现场看了这些材料后,Jim开始和大家就每份材料进行分析,针对每个申请者的common application表进行逐项讲解。首先是这个表的第一页,如果申请者选择的是芝大的优势专业,好像Jim就非常叫好,譬如有两个学生选择历史专业,他就非常欣赏,我不太清楚芝大的历史专业是否很好,还是他个人对这类学生很欣赏。第二页他分析的是学生的background,如果是出身高知家庭,判断的bar就会提高,如果是first generation且成长环境不好,学术或其他方面的欠缺可以适当考虑,看来美国学校是真正的想提供教育机会给一些弱势群体。第三页的学术成绩,主要看的是标准化考试分数、学生修课是否充分挑战自己以及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这个以及后面的成绩单是AO注重的重要方面之一。第四页课外活动,这个是这些模拟招生官争议比较大的方面,但我个人感觉分析时并不是非常注重,可能这个简单的list也很难看出一个学生的leadership,commit以及 passion,因为有的学生填得很满,但并没有显示出优势。有的学生在这个表格后面附了一张简历,简单描述了自己的活动,好像增色很多。Jim对这部分的分析主要是看这个学生有没有一直在坚持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和他后面的essay体现出的个人兴趣或优势有没有契合的地方。第五部分是essay,首先是common application 上的选择essay,六选一,对这些选择Jim没有做太多的比较,好像是这些是这些主题的都可以写 。Jim再次强调了essay一定是写积极和合适的内容,这些内容和学生的17岁年龄要match。Jim对这篇essay进行分析时,会为申请者写得精彩的地方较好,也会对申请者在这篇essay中表达出的主题和申请学校的契合进行分析。由于芝大的申请除了用common application以外,有它自己要求的supplement ,特别是它要求学生必须作答的两个问题以及另有一个六选一的essay,实际上是相当于学生另外还需3篇essay了。第一个问题就是why is the university的问题,这个好像是jim在分析过程中特别注重的一篇essay,他强调这篇essay要show出为什么自己是fit这所学校的,他建议大家不要写the cheese factory 之类的essay(我没太清楚这类essay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学生要对学校做足够的research,然后写出自己的确是适合这个学校的。第二个问题是show 自己还没有再其他表格或材料中表现出来的内容,这个可能是进一步告诉学校自己的unique或strength。芝大的六选一的essay 是芝大招生中的一个特色,据说这些选题的题目是来它往届的学生提出的,所以这些题目都非常special,感觉Jim 在分析的过程中也很注重这篇essay。Essay在Jim 的分析中同样也是占主要的地位,看来写好essay是申请大学必须的。紧跟着essay后面的additional information,好像Jim在分析中也很注重,特别是高中的学校信息,他说这些额外信息的提供,有助于大学对学生更准确了解。推荐信也是Jim非常关注的方面,他在分析者四份申请中,特别提到两份推荐信的不足,一份美国小孩的老师推荐信,大概是半页纸,他认为这样的推荐信说明老师对孩子不是非常了解,或是老师对孩子的印象不深刻。另外一份我们中国孩子的申请信,推荐老师用了“childish"来形容孩子,尽管这个老师的主题是表扬这个孩子,但大概是文化的差别,这个词在美国人的眼里是negative的。同样Jim对这些教师推荐信他认为写得出彩的地方非常欣赏,总体感觉AO们对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果能让他们欣赏的话是非常有利于这个申请者的申请,因为这个是让AO印象深刻的方面。

    Jim通过对这四份材料的分析,然后让我们这些参与的学生和家长举手提出自己赞成admit的,列于waitlist的以及deny的,在我没有经历这个mock admission之前,任何一个申请者我都认为有很大的优势,应该都是可以录取的。但事实在这四个申请者只有一个被录取,两个waitlist,一个deny,这个是目前严峻的录取形式下必然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对其中的一个我们中国申请者,有非常强的学术优势,AO在分析他的材料时感觉各方面的标准都偏高,同时举手表决过程中,一个参与的美国peer学生表示强烈的deny,看来我们要争取AO的认同,是要比同龄的美国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孩子们在美国读书要获得同龄人的认同,更是如此。

     总体来说,经历这次mock admission,能使参与的家长和孩子对common application的填写更熟悉,同时对AO在阅读这些材料时的要求、喜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是一次很难得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