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ollege Admission Form之AO座谈继续

(2013-02-08 18:04: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女儿成长
   星期六上午前一个小时接着头天晚上的座谈继续进行,不过话题贯穿整个大学申请的过程。
   Janet就如何选择学校进行了演讲,她认为选校首先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就是who you are的问题,自己要有清晰的回答,她提到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去对自己进行了解(我从其他的书籍上了解到,主要是让自己迅速对自己成长过程的一些环节作答),好像女儿学校针对Junior在这个学期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然后就是选择学校一定是要找right match,她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一定是这个学校开设了这个领域的,不要选择学校的时候对学校开展的主要课程都不了解;同时选校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对学校的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的了解,在这些方面也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选择学校的时候如果有可能,注意找机会interview,但学生一定要是研究了这个学校,是prepared interview,自己喜欢做什么,这个学校能否提供这些活动,甚至是在参观学校的时候注意观察已经在校的学生,看这个学生群体是否是自己可能交上朋友的群体。另外关于选择学校,要注意选择的多样性,了解学校的时候要多了解不同性质的学校,除了visit,还有学校的网站的充分利用。John关于学校选择的观点主要有:申请的学校一定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家长的意见,哪怕是legacy,因为是孩子要去那个地方学习,而不是家长,家长在孩子的申请过程中要和孩子沟通,但不是强迫,强调孩子自己在这个申请中的角色。我想这一点对我们中国孩子来说,我们很难有这个legacy,通常情况下也无法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支持可能只是聆听,适当建议。同时John认为选择学校的时候也可能适当了解本校高年级学生,了解他们对选择的一些看法,但Janet又强调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看来这个也只能说集思广益,还得孩子自己了解自己选择的学校。Jim则非常注重学生的visit college,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学校的机会,参观学校的时候要注意check in,使自己在AO那里登记在则。记得我们在参观芝大的时候在他们的招生办公室里感受到这个学校AO们的热情,有一个招生官还出来问有没有需要interview的学生,不过我们当时没对学校做了解,所以不知道是不是Jim。参观结束后学校还告诉大家如果需要区域负责的AO,可以给予联系方式,所以看来芝大注重学生与学校的相互欣赏。他还非常形象的模拟了面试,提出一些面试时的注意事项,强调面试的有备而来。另外John对学生的essay提出了一些建议,强调essay是学生自己的声音,每个学生有自己的unique,是个性化的,他还现场从自己的手机里读了一段某个学生写的essay,好像是这个essay的开头片段,属于那种能够引人入胜的那种,可惜我没太听懂。
   关于这个环节的家长提问主要有:1、申请材料的reader是谁,如何工作的?Janet的回答是这些reader主要是AO,他们都需经过training,由他们来对申请者基于材料的基础上summarize the files,这些AO是分地区的,所以他们对自己所负责的学校是很熟悉的,有的时候也会请学校的某专业教授来帮助看这个申请者是否是最适合这个专业的,所以她还建议学生和教授联系,看来这美国大学申请对申请学生要求的确全面。不过我个人一直很困惑高中生和某一教授的联系,教授能够和学生互动?这一点的确是需要学生对申请的学校极度关注或是有充分的研究以及特别的兴趣。2、AO除了阅读学生的申请材料,是否会通过其他媒体来了解学生?Jim的回答是一般不会,但建议学生要对自己放于公共媒体上的资料斟酌,因为都是可以google到的。3、申请的时候除了send学分,是否会send课程老师的comments。回答是学校一般不会这样 send,只是send学分。4、EA的优势?AO们几乎都认为EA是学生向学校表达热情的方式,是有优势的。
    台上专业的嘉宾,台下的热情的学生和家长,看来女儿这届的申请拉开帷幕了,愿孩子积极准备,迎接新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