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开学了——妈妈的流水账

(2012-09-03 11:16:11)
标签:

妈妈看

杂谈

分类: 一起走过

    如国内一样,女儿学校在91日开学,一早上从所住的旅馆开车到女儿学校大概5分钟,女儿学校有一个校门,但校门上没有我们常见的红色横幅,只是在main buliding 的门上有他们学校典型的蓝色写的welcome to the Hotchkiss的字样,国外家长和我们一样也是举家送孩子来上学,无论是新生还是老生,有趣的是他们真的是举家,很多都带着弟弟妹妹,可能是让小孩子提前体会。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些美国小孩的行李一般比我们国际生还多,好像真是一次小小地搬家,小到穿衣镜,大到冰箱,带什么的都有,可能与多数孩子都是一个人一间房有关,在这里也真就是孩子的另外一个家了。

   新生到校报到的程序很简单高效,在main buliding 门口有老师迎接,问学生的last name,核对后老师便让一个senior的学生带着新生去领自己的ID卡,然后到分配给每个学生的邮箱中去收邮件,邮件中有最近的关于每个学生的活动安排。取好邮件后,又由senior带着去一个办公室领取苹果电脑,女儿事先接到这个通知,但我总觉得不一定,学校连这个也免费提供,有些难以想象。没想到在这个办公室里,堆满了苹果电脑,以及来领取电脑的新同学,每个孩子在取走电脑前都有专门的老师教他们如何用这个操作系统,等孩子确定学会后,再配套大驱动硬盘、充电器以及一个学校的包,然后让孩子核对、签字,取走。女儿对这台电脑向往很久,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天性就喜欢用这些新技术,我是一看这个系统就发晕。女儿居然在领电脑时连刚领取的ID卡掉了都不知道,我这个跟班妈妈赶紧捡起来,女儿在国内的时候校园卡领取过好几次,但愿女儿在新学校不再大头虾。领完电脑后就根据一开始报到的时候被告知所安排的Dormsenior就带着新生去对应的dorm取钥匙以及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2012-2013年在校的所有学生的相片集,领到钥匙开门后就布置宿舍,与美国孩子比起来,我们带的行李及宿舍装饰品很简单,女儿很开就布置好了。然后就去学校的bookstore领取书籍,同样是报自己的last name,然后打包好的属于每个孩子的书籍就由每个孩子自己取走,女儿的书没拆包,我还没来得及看是什么书,只是觉得女儿的这包书很重,孩子在这里的学习压力可能也不小。中午和女儿一起在学校的饭堂吃了一顿午餐,食堂的午餐很丰富,西餐很多,中餐或类似中餐的也不少,看来学校在饮食方面真是国际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在一个食堂,和国内的食堂一样热闹,只是比较干净、有秩序。我依然选择的是中餐,女儿选择的是色拉,最近女儿对体重问题十分敏感,经常以色拉做正餐,我总觉得此类食物满足不了营养需要,但女儿坚持,我也就不做过多干涉,饮食问题孩子自己应该能够处理。

    美国学校没有中午休息的习惯,吃完饭就是校长和新生家长见面会,在学校的chapel举行,为时半小时。我们匆忙赶到的时候,校长已等在那里了,很随和的和大家打招呼后,就开始了讲话。大概内容是首选介绍了学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什么问题对应找什么部门,然后就是重点介绍了学校的advisor制度,就是每个学生有自己的advisor,家长关于孩子的什么问题都可以找这个advisor沟通,当然也可以找其他部门,不过首先就是找自己的advisor,并说会后大家马上去找自己的advisor,每个同学的advisor在报到的单子上写明了,并且门口就是每个advisor的办公室分布。另外还谈到了Hotchkiss的办学思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找不到合适的词),同时也强调了作为一个head,他会和同事一起将学校办好,会根据这些孩子的特点使他们更好。总体感觉校长讲话很朴实,没有我们以前常见的官话套话,甚至连鼓掌也是最后校长讲话结束,今天是面向新生家长,照安排明天还有一场,针对老生家长和今天没到的新生家长。

    advisor的场面也非常有趣,女儿很幸运,被安排的advisor就是以前面试她的C先生,据C先生讲学校讨论安排学生的advisor,考虑到他对女儿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安排了C先生。的确,女儿录取后选课以及入学的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均是通过邮件和C先生讨论后进行的。我们到他办公室时,另外两个学生及家长已经到他办公室了,并正在讨论其中一个孩子的选课安排问题,看到他打开每个孩子的选课系统及基本信息,看来他已对属于他指导的几个学生情况非常了解了,他给予每个孩子相应的建议,并说以后他们会定期沟通,以及和家长的沟通,还有就是孩子在学校的各门课业情况各科老师可能都会和他沟通,所以他也会就这个问题和每个孩子沟通。以前以为美国的家长不怎么关心孩子的学校情况,其实他们比我们更关心,前面两个孩子家长问了很多关于学校以及孩子选课、平时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倒是我这个中国家长想不起来问什么,在这点上我还是充分信任孩子,交给她自己去处理,做好她的后盾就是。C先生对女儿的选课有不同的想法,并带着我们一起找了孩子的college conseller R先生,和女儿就课程安排进行了讨论,可能会对女儿的选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和两位指导老师讨论完后,女儿又匆匆忙忙赶去数学运动员(姑且这么译)的活动去了,于是我就回到自己的旅馆了,想起女儿曾经开玩笑说妈妈一个人住旅馆可不要偷偷流眼泪,女儿知道我对她一人在美求学有些不舍。看着孩子兴奋地走在校园里,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处理着自己的事情,看来的确是可以放手让女儿去enjoy她的新校园生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