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影评致青春爱情 |
分类: 实事观点 |

经朋友推荐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版,必须承认电影没有书好看。其实大多数书翻拍成电影后都不如原作出彩,这个很正常,比如说,书中的阮阮可以被写得像仙女一样,每个读者都会把心中的女神照搬上去。可到了电影呢?她不得不被具体化,不得不被演员塑造起来,于是看过书的同志们,本来想着心中已有了那个女神,再看看演员,自然是怎么比都比不上的。这个不是演阮阮的女孩子不够漂亮,是想像和现实的残酷写照,现实永远不可能像想像这么完美。
大多数时候人们会觉得这部电影虎头蛇尾,之前的校园篇章细腻、具体,可到了后面就太乱太杂,到最后还有个不清不楚的答案,让我一开始也以为赵导走的是王家卫的路线。仔细一想,两个小时的电影你要把这么多人的青春全都给过了,全都要交待清楚了,还要让观众全都看明白了,不这么跳来跳去的还真是办不到的。所以我觉得致青春拍成电影剧的话,这个问题就应该好解决多了。
《致青春》给了我们太多的爱情,婚外情、女追男、暗恋、不辞而别、青梅竹马、为钱而结婚、看穿一切后的婚姻、至于用生命去爱……可爱的方式真的只有这些吗?不止!但这里面真的有完美的爱情存在吗?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一件完美的东西,有的时候带一点点瑕疵的事物,可能才更真实。这也就是为什么《致青春》能让一代人找到自己青春的感觉,因为我们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里都有着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遗憾。
可以说《致青春》是拍给70后看的,你让85年后的那些人来看,不可能存在那么多感动,因为他们已经更物质化了,他们更能理解片中很多我们不愿正视的画面。而50、60后的青春又不完全是那个样子,在他们眼里,阮阮可能更受宠,不会像70后看到阮阮的死这么不值得、这么为她不平。其实阮阮死了,死的正是时候,她的死把爱情停格在最美的画面,电影在这里和原著有很大的改动,至少电影里的那个阮阮更理智一点。如果看过书的同志可能会更气愤、更为阮阮死的不值吧。她是死在去见心爱的男人的最后一面的路上(电影中的那一头是有个人在守候的),没有见到,很多话没有说完,很多感情没有了结,她将永远活在这个几个男人心里,对一个以爱为生的女人而言,何尝不是幸福?小飞龙最后也说了:“阮阮,你是唯一留住青春的人。”是的,她按自己的方式去爱了,她是幸福的。甚至死去的阮阮看上去都是那么安详。如果阮阮可以活着,老张对阮阮的暗恋能有多久?很久,但一定久不过死去的她。她的死让她真正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女神——一个为爱付出一切的女神。阮阮从此会是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男性同胞心里的最爱,这么一个不计较、无所求,一心只有爱的女人,是男人们谁都想有一个的吧。可惜,这样的女人注定活得憋屈,这样的女人注定得不到自己想到的爱情,因为爱情不是委屈求全。
而片中的女主角小飞龙呢?从一开始的不顾一切去追去求到后来从阮阮那里得到启发,开始放下时,她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呢?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本片里的两位男主角都得不到女性朋友的喜欢,一个因为自己内心的无法面对而放下爱情,一个因为前途放弃爱情。可惜的是这个故事从原作者、到编剧、再到导演,全都是女性!而我想喜欢这部片子、这本书的一定也大部分是女性吧,从女性的视角来看,这两个男人真的都失败透了,小飞龙和他们任何一个在一起都不值得,这也就是最后为什么电影和书的结局可以不一样的地方了。原作者更中庸一些,至少她帮小飞龙找到了爱情出口,电影没有,可它却让小飞龙成为最后最大的赢家,无论从感情上、还是心理上,小飞龙完胜了,胜在她的放下,可我想问,这样的小飞龙幸福吗?她以后自然还能找到爱人,可有些伤永远痊愈不了了。如果这些从男人的角度去看的话,可能就又有不同了,一个男人不想让自己爱的女人跟着自己受苦,而努力拼了、挣了,功成名就后再回来找你,有什么不对吗?是的,他错了,错在他的不透明。我想如果陈孝正一开始就和郑微君子协议,小飞龙一定会带着幸福感地等着他,而不是恨他的不打招呼。可能这就是男人和女人处理事情的不一样吧,有些男人在不确定前,不会给女人任何希望。
是的,逝去了青春的小飞龙不再是小飞龙了,她连去追求本来就属于她的幸福的勇气都没有了。有一种爱叫放手,可她对林静的放手让我丝毫看不到爱情的存在,而是对另外一个女人的可怜,或者只是她自己帮自己离开内心已不再深爱的林静找了一个借口。电影帮小飞龙恨恨地抱了把仇,让林静为当初的懦弱付出了代价,可同时也帮小飞龙离开了原来可以幸福安静的生活,何苦呢?小飞龙的一生能找遇到几个林静?不是有一句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从这一点上我更喜欢原著多一点。
其实小飞龙还是可以找到幸福的,电影里还把一个陈孝正留给了她,我真心希望小飞龙别再那么死心眼了,她为什么不能和‘改邪归正’的陈孝正重新谈一场恋爱呢?这一定是很多女性不想看到的结果,觉得这样太便宜那小子了,想要什么都得到了。可我们必须承认,他活得很努力,一个这么努力生活的人应该得到幸福。虽然他年青时追求成功的方式太过急近(像前文说的,他完全可以和小飞龙商量着去美国,给她一个时限,让她等一等。),我想编导也是知道如果把小飞龙最后还是安排给陈孝正了,半场的女性观众们一定会扔臭鸡蛋的,所以她给了我们一个不明不白的结果,你自己想去吧,想让他们在一起的,可以想成后来陈孝正和小飞龙重新爱上。不想的呢,大可以觉得小飞龙从此放弃了陈孝正。反正电影拍了,票房挣到了,她想说的也说得差不多了,点到即止了,本片受到的关注度也足以证明了它的成功、以及原作者、编剧、导演的成功。
但青春不光光只有爱情,还有冲动、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劲、有真挚的友谊,有……。说来好笑,在整部片子里,我觉得最合我心意的,居然是砸了小卖部的小北。年青人嘛,自然是受不了一点点委屈的,她用她自己的方式辉煌了一把,从此给青春画上了句点,爽!我是真的老了,我只能在电影里过过瘾了,现在的我们,在受了委屈之后,能用尽心力去发泄出来的能有几个?因为我们知道,小北的结局自然会很悲催,我们没有那份勇气了。
是的,逝去青春的我们,没有砸玻璃的勇气、没有为爱献生的豪情、没有暗恋一生一世的精力、也看穿了完美的不可能,于是,我们惋惜为爱而死的阮阮、鄙视为前程放弃爱情的陈孝正、不待见受不了打击的林静式爱情,可我们自己呢?有了心中的答案后,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真的已经长大了,这算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前一篇:思考:该不该让孩子过早上学?
后一篇:生气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