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爱】战胜最强台风“桦加沙”

战胜最强台风“桦加沙”
刘文明
上一次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战胜超强台风“山竹”,是在2018年9月。当时我在学生处工作。7年之后,再一次参与防御台风“桦加沙”大作战,此时我在后勤处工作。
山竹很大,很吓人。这一次台风,据说又是史上最强台风,没有之一。
连夜拆除顶棚铁皮
各种各样的宣传里,已经明确透露了,台风之大,可能造成的损失之大。这让我们全校上下都绷紧了心弦,高度重视起来。
22号是周一,上午10:00,姚书记召集后勤保卫两家,紧急召开防御台风工作会议,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11:30,我们后勤处召集科级以上干部,传达相关情况,统一认识,研讨和布置落实学校相关工作安排。
按照姚书记的部署,我们后勤的工作主要是:涉及集装箱和板房的各工地、快递站、医务处撤离;医疗救助热线开通;相关工停工、商超停业;收集和处理各单位报送的易涝点;树木紧急修剪;楼顶和天面、各水渠的疏通;水电房的值班看守;食堂做好各种准备;防汛应急小分队组建;南郊小区的各种提醒;各科室以及所管部门、单位、第三方的防范台风提醒,如关门关窗非必要不外出等。
下午4:30,姚书记再一次主持召开全校各单位防台风部署会议。因为我在参加别的会议,便请廖教授代为参会,领取任务。廖教授会后告知,会上有领导提出教学楼顶棚铁皮安全隐患问题。
这一提醒,立即点醒了我。这个顶棚钢结构锈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拆除之事早已经记在我们心里,并在去年就列入计划。学校同意资产报废后,目前正在走拆除项目的施工预算评审手续。
在涉及安全的紧急时刻,不能再等正常程序了!通过连夜召开的线上紧急处务会议,我们决定,为了防御台风,保障师生安全,特事特办,由在校施工的单位,先紧急拆除锈蚀严重的钢瓦,其他部分待完成预算评审采购后实施拆除工作。
立即找到施工单位协商支持。他们也是急学校之所急,连夜找到工人,第二天一早,就开进超长臂超大型吊车,在一番围蔽和调试后,开始拆除施工。
我在拆除现场听工人们说,顶棚上面锈蚀已经非常严重,不拆除,肯定顶不过这次台风。
姚书记对拆除也很重视,明确要求我们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为此,长辉副处长现场指挥,基建办全体同志分散四周,进行提醒和指引。
下午7点,当最后一块钢瓦被吊车安全放到地面时,我们紧张的心也随即放了下来。
从接到任务,到组织人员,到全部拆除,用了差不多24小时。可以说,这是我们这一次战台风斗争中,干得最得意的一场战事。
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干得及时、干得快、干得好,消除了一处安全隐患,为师生安全上了一道防护墙,所以我简要编发的拆除视频号,阅读量也随机达到了2万。
大战面前巾帼不让须眉
23号是周二。按照之前的预告,当夜台风登录。
台风一来,我们后勤保障的任务就会应声而来。任务一来应急人员必须备足、到位。
下午4点,我开始安排晚上留校应急人员。
我们后勤,很多女老师家里孩子都小,尤其是这台风暴雨天气,孩子需要妈妈在旁边,才不会害怕。因此,按照我之前的想法,后勤除了物业服务团队有上百人留校应急之外,我们后勤机关,留下10位男同事即可有效应付相关的应急指挥任务。
后勤的工作群里,随即出现了我发的动员令,名为“男丁们,壮士们!今晚留下来,一起打大仗!”。我略带调侃语气写道:
后勤服务中心各位大老爷们,壮士们,男丁们,如果晚上可以不回家,请留下来,一起应战桦加沙台风!
如果男丁有十位,我建议女同事就安心回去,把大山留给我们男人守护!
姚书记看到这条信息后,给我打电话,认为我这样写不妥。她从培养年轻人和考验干部的角度,明确提出如果家里条件允许,不能剥夺女同志留下来参加战斗的表现机会。
还是书记考虑得周全。在大战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我们的干部们,就应该勇敢站出来,冲在前头,干在一线,展现工作能力,树立个人威信。
我私下里跟刘芳和欧阳两位女科长一说,她俩立即说,感谢组织培养,并立即决定留校战斗。
“女汉子欧阳丽娟留下!”我想,所有同志们看到这句接龙留言,必然先是会心一笑,然后是满心感动。
这一次接龙,我们后勤有15人主动留校参战。
看到欧阳丽娟、刘芳、廖琼、刘志萍四位在群里要求留下战斗后,姚书记留言赞扬说:“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面前总是勇挑重担、勇做表率![强][强][强]”
“舍小家为大家,把学校和师生放在第一位,这是后勤各位女汉子,在大战面前,做出的铿锵回答![强][强][强]”
大战面前,巾帼不让须眉。我们后勤的女汉子们做到了。
尽早开餐
23号下午,广州发布“五停”措施应对台风后,学校立即通知学校做好干粮储备。
但是就是有同学手慢了一点。有的学生只买到了一盒方便面,甚至还有没抢到方便面等速食食品的。这些消息是通过我的视频号得到的。
那条防台风的视频号下面,有不少粉丝留言。
一方面是因为方便面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总吃方便面,影响胃口。我就听同事和同学说,第一餐早餐,觉得还行。第二顿午餐就基本吃不下去了。如果晚上再吃方便面,就宁愿不吃了。
关于供餐事项,我一直和文辉商量,请食堂备足食材,做好随时供餐准备。除了备有的冻肉外,还需要备用一些可存储素菜,比如土豆、洋葱、瓜类。一旦遇到风雨不大、没有安全隐患之时,我们食堂就可以开餐,就可以通知同学们快速就餐甚至派人到食堂领餐。
其实,24号早上基本没有什么风雨。上午9点,风雨都还不算大。我便尝试请示领导是否可以开午餐。如果领导答应开餐,我们食堂是完全来得及的。不过,领导明确,不可以,要严格执行5停。
下午2:40,因为风雨依旧不算大,我便继续向姚书记请示。我觉得越早点准备,我们越主动。
这一次,我想我要提供数据支撑,好让领导决策。
第一个我就想到了调研兄弟高校开餐情况。利用线上工作群和线下电话方式,我和文辉分别找了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市属高校代表,了解他们学校的做法。
教育部的中山大学,省属的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行政职院,市属的广州大学、广州航海学院、广州科贸职业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院,民办的新华学院、东华职业学院,隔壁深圳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均被我们列入调研高校名单。
大家的答复出奇一致:均正常开餐。其中深圳大学后勤处同行还调侃说:“啥都能停,吃饭这事不能停。”广东财经大学的后勤处长苏士交说:“停了容易出大事。不但不停 还要改为全天供应。”
有了这些数据,我向书记报告。她虽然没有明确说可以开餐,但是她指示说:“你们做好准备。”我就知道,她心里基本默认开餐了。
我立即通知文辉,通知到人,启动开餐。
随即,姚书记在指挥群发布公告:请后勤做好今晚晚餐供应工作。这就明摆着,她已经同意晚上开餐。
我立即在书记的公告后留言:食堂供餐事请学院通知到学生,并提醒就餐途中注意安全,餐后尽快返回宿舍,不要在外逗留,同时也请做好说明,今晚晚餐,菜品可能比较少。
下午4:50,我到食堂看餐食准备情况,发现菜已经摆上售卖柜。按照我的标准,我觉得菜品还算丰富,也产生了浓郁的食欲和立即来一份的想法。
从食堂下楼来,遇到几个同学有说有笑上楼。他们告诉我,听说开餐了,特别开心。“憋不住了,所以现在就跑来食堂了。”
兵分六路检查天台
每一次暴风雨之前,我们都有例牌要求,天台的下水口要清查一次,清理干净,免得周边树叶、淤泥淤堵,导致排水不畅,造成楼顶漏水或者其他损失。
这一次台风,我更是特别关注各个楼顶情况:一是楼面要清清爽爽,不能有杂物堆放,二是天面排水口要清理干净。
真是有点不巧,这一周,物业服务公司住校负责的黄经理,在外地学习。这个核心骨干指挥不在,我还是有些担心,我们布置工作的落实会不会有折扣。所以,我反复问同志们,是否已经确保天面都搞了一遍。同志们都回复我,物业服务公司具体负责的小胡说都搞了。
即便他们反复确认说都搞了一遍,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觉得,任何时候,求人不如求己,听人说不如经己眼。
借着查看拆除顶棚进展和倒伏在六号楼顶的后山大树清理进展机会,我爬上了六号楼的楼顶。我一下子注意到,至少在上天面楼梯口的左右位置,多个天面漏水口有树叶和淤泥,本次防台风前专门开展清理的痕迹非常不明显。
由此可以推断,天面漏水口没有做到清理全覆盖、全保障。
批评一番是必须的,立即组织后勤人员开展全覆盖复查也是必须的。
立即喊来附近办公室的长辉等同志,立即兵分六路,分头检查。长辉负责六号楼,传柱、纪丽芝负责一、二、三、四、五号楼,永权、白培虎负责图书馆,刘芳负责7号楼,廖琼负责8号楼,我自己负责九号楼和学生服务中心。
我还明确要求大家,检查时带上扫把。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再转给别人处理,所以,一旦发现尚未处理的漏水口,各自分楼负责,须由自己立即动手,想办法随即清理。我要求大家,查完就在群里说一声。
经过检查,大家都发现和当即处理了一些问题。比如长辉、永权、宇兴、刘芳、传柱看到、清理了清理树木遗留下来的树叶,我自己看到、处理了学生活动中心楼顶堆放的废旧木板,廖琼发现和处理了8号楼顶养花架。
不等别人靠自己,我们几个人一番巡查处理后,又立即消除一些安全隐患,默默地为师生又上了一道保险。
一共倒劈9棵树
我们学校在山林中,树多,树大,树密。所以,我们后勤救援工作把清理倒伏树木和保障水电供应作为本次抵御台风应急的两大任务。
其实在桦加沙台风来袭的头两天,6号楼后山的一棵大树,从根部以上四分之一处断裂开,倒靠在的六号楼的楼顶。很幸运的是,正是因为大树靠在了楼顶,所以没有对这一面墙的教室玻璃产生任何破坏。
姚书记对这棵树的处理特别关注。她本来要求在22号清除完毕。但是,后山处路窄,大型吊车无法进入,未能及时清除。后来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家专业公司,终于由广电物业服务公司花了18000块,请进来两辆尺寸合适的吊车协同作战,才在23号中午2点前彻底清除。
在清除即将完毕的1点左右,我刚好跑去现场查看。负责人告诉我,楼顶上的清树留下的树枝树叶只能等台风过后再来清理了。我正言相告,为防止台风吹落杂物伤人毁物,我们要求楼顶杂物必须全部清除。所以这些树叶树枝也是必须马上清除。
负责人解释说,工人们早上6点开始干到现在,还没有吃午饭,饿加累,已经干不动了。我听后觉得心疼,顿生怜悯之心,当机立断说,你请工人师傅们先就地休息一下,我马上安排,请你们几位吃一顿盒饭,饭后立即帮我清完。
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吊车司机和工人师傅,一共9位。我请文辉不仅送来盒饭,还送来9瓶矿泉水。一番休息、补充水分养分后,师傅们用了半个小时时间,把我们楼顶清理干净,恢复如初。
这次台风,从24号8点后开始,风雨逐渐变大。陆陆续续,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树倒伏、树断的信息。学生宿舍六号楼门口倒下来这棵大树,是最大的一棵。因为连根拔起的树木倒伏,导致周边的水管断裂喷水。
这棵树倒的时间大约在10点之前。我到现场赞叹,这棵树倒得很“懂事”:没有导向宿舍走廊,而是直接倒靠在山墙上。因此,既没有造成人员、玻璃、门和栏杆损失,也没有造成道路堵塞。
不过,看着风雨不算太大,均在安全作业规程之内,物业的小伙伴们立即启动应急,投入抢险清障工作。有的修水管,有的一截一截锯树,有的截枝清扫,堆放。10:28,前线通过微信报告:清障完毕,水管修复。
后来,相继收到集萃楼闸机附近一棵紫荆树劈叉、西四楼商铺前、西三门卫室门对西区运动场各一棵紫荆树歪倒、学生活动中心到电房段一棵紫荆树居中断落、科创大楼工地大门正对的西区运动场边一棵树枝断落、7c后山上一棵桉树倒在山坡的信息。
清障队员们毫不含糊,立即行动,开展安全评估研判,随即带上家伙工具,前往现场,做了妥善处理:能清理的就清理,不能清理的就围蔽提醒,能扶起来的,就扶起支架加固。
24号早上,我自己也在结绮楼和九号楼之间的山坡上,看到了一棵桉树断落,躺在山坡上。我和刘芳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地形,研判树滑下山坡、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
因为树枝朝下,且紧抵下面桉树的树根,我们判断安全。同志们也没有丝毫懈怠,在台风过的26号16:00,前方传来消息,此树已经清理完毕。
都来向财经学院学习
紧急关头,大战之时,各单位、同志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23号上午9点,财经学院罗威书记打电话给我,告知他们已经按照学校要求,认真排查出了易涝点,希望我们后勤尽快派人前往处理。
他们的易涝点我是知道的,就在五号楼一处下水道,一旦遇到大雨后,水来不及排除,会从下涌上来。我跟罗书记建议,此处只能疏导排水,避免涌水进入科室。
因为此时物业小伙伴们都在各个岗位,腾不出人手去帮忙,且这个易涝点容易处理,所以我就跟罗书记建议,组织几个男老师,问保卫处要一些沙袋,自己动手做一些必要的围堵和疏导即可。
罗书记听从了我的建议,立即自己动手进行处理。
当他告诉我已经搞定时,我在全校大群里发出信息,点赞财经学院自己动手处理易涝点,我写道:“财经学院积极应对台风,组织人员排查易涝点,立即组建自己防汛小队,从保卫处拉了沙袋,自己动手,对易涝点进行了妥善围堵疏导处置。为财经学院点赞!”
也许受到了财经学院此举的启发,不少学院都如法炮制,不再找我们求助,而是自己动手,消灭易涝点。比如,我就知道,9月24日晚,珠宝学院高凌俊书记想到了一处易涝点,便自己动手,开车跑到集萃楼下的物业公司值班室门口,拿了几个沙袋,堵实了7号楼的一处后门,挡住了此处雨水进门,消除了国家珠宝协同创新平台办公室被水浸的隐患。
艺术学院的党员老师更是值得一提。因为沙袋不足,叶永平院长自有妙招,亲自带领几位有男有女的党员,跑到科创大楼施工现场,自己动手装好沙袋,之后运到图书馆科技中心东侧,把门口高高、牢牢地堵个严严实实。
我们都记忆犹新,教训深刻:上一次特大暴雨,因为我们没有提前做好防备,导致山洪下来,排水来不及,导致洪水水位抬高,漫过门槛,直接冲进房间,把一楼浸了个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可以骄傲地下结论说,这下,在叶院长的亲自指挥下,有效防御下,脱缰的山洪想冲进来祸害我们,根本没有可能了。
致谢
也许是我们的严阵以待和充足准备,吓跑了“桦加沙”。傍晚,广州市发布解除“五停”措施,一切恢复正常。
感谢姚书记、宋书记一线指挥,整整一天一夜,带领我们打了一场漂亮的抵御战。
感谢林书记、马校长身在外地,特地打来电话,表达慰问,提醒我们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安全。
感谢各单位对我们各种工作的立即和支持!感谢后勤处各位男丁和女汉子们,以对师生对学校对岗位高度负责的使命自觉,积极投身防御桦加沙台风大战,显示出特别能战斗的广职大后勤风格和风采。台风期间和前后,我们按照学校部署,快响应,快行动,快速处理了各种涉及师生医,食,环境,安全工作的应急,得到了林书记,马校和姚书记的肯定和表扬。
感谢广电物业全体小伙伴们,加班加点不辞辛苦、不怕牺牲,与我们一起战斗,在抗击台风中付出巨大努力,做出卓有成效的快速应急和救援!
也要特别感谢工huoi,想得早,送得及时,在防御台风的关键节点,提前为我们准备了泡面和牛奶,让我们一天的餐饮毫无后顾之忧!
关键时候,与一群有肝胆的人,打大仗、打胜仗,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