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母校是你家,欢迎随时回”

“母校是你家,欢迎随时回”
刘文明
金秋十月注定就是个丰收的季节。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的丰收,其实就是学子归来,就是在学生毕业很多年之后,依然还记得老师,还会抽空过来看看老师,找老师聊聊天。尤其是在学生遇到事情之后,我们可以第一个被想起、被求助、被需要。
昨天是10月17日,下午的时候手机铃声提示我,微信名称为listen的好友给我打电话,说她是13级财经学院会计专业的洪丽珊,现在长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从事产业政策咨询。
她实在是回学校心切,没预约就已经跑到校门口了。
可是,严格的保安大哥按照职责规定,把门把得严严的,只要没有预约,说什么也不让进。
不知道哪里来的机灵劲儿,她一下子就想到了我这个文明老师。丽珊校友马上告诉保安大哥,“我是刘文明老师的学生。我是来找他的。”
基本上,保安大哥都知道学校有刘文明老师这个人。但是他还是请丽珊校友当他的面给我打通了电话,确认后放行。
13级的同学,17年毕业。我一定记不起来长什么样子了。何况我有那么多学生粉丝,根本分不清谁谁谁。尽管如此,虽然很忙,我还是答应她,下去陪她转转校园,跟她讲讲她毕业离校后这些年,学校发生的变化。
我们约着在虎口相见。
我先到虎口,感觉有点像是一个老父亲,在欣喜、焦急地等着孩子归来。我绕了一圈,环顾了一周,没看到人。再环顾时,一位漂亮、干练的女生,满脸绽放笑意,向我大步走来。
“文明老师,好久不见!”她一边走,一边说。
略微寒暄,我就带着她,从虎口到罗马广场,穿过紫花风铃木校友林和大片绿地,再到《爱莲说》竹简墙,再到荷花池、廉政广场,再上图书馆前面的书梯。因为这一路风景都是今年新修而成,所以一边走,我一边向她讲解我们的设计,也带着她回忆她脑海中这些地方的样子。
变化太大了!太美了!简直认不出来了!难怪母校升本了!她一路看,一路感慨赞叹。
因为我还有任务,便跟她告辞。分别时,我交代她,国培楼、西区的雨水花园、海绵城市停车场、西区网球场、学生活动中心,都是新建的,可以自己去看看。东西区的食堂是新改造的,现在的就餐环境比她在校时好了很多。我建议她自己去看看,而且晚饭就在食堂体验一下,找一下学生时代的感觉。
当年在做学生工作时,我跟团队的工作座右铭就是,要努力做学生遇事的首想者、做学生问题的终结者。洪丽珊校友的来访,让我很确定,我们的努力工作没白费,很值得,很见效。
允许凡尔赛一下,谁让我们学子遍天下呢?今天下午,又一单学子归来找我的情形在上演。
2:45,我的手机里弹出一条微信信息:
“文明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是17级管院的学生曾淑娟,这周日想回母校逛逛,听说管院已经变成现代物流学院了,于是我在预约系统里填的是现代物流的某某某老师,但是被拒绝了。系统联系人里面没有管院的老师,请问该怎么弄呀?”
我认识她说的这位老师。我也能理解这位老师,因为她确实不认识这位同学。也因为系统提示“谁审批谁负责原则”。
说实话,特别欣赏这位老师的负责。但她不是简单滴冷冰冰的拒绝,而是诚恳地写出了拒绝的原因,并进一步做出客气的指引:“请在访问对象填写您熟悉的老师,并提醒老师帮您审批,谢谢!”
“好呢,谢谢文明老师!”她一说完,我就回复了我对学生的经典回复:“文明老师爱你们!”
静等花开,学子归来。是老师最欣慰的时刻。也许就是这份欣慰,让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写了几句话。我懂,手写的字,更有见面感,亲切感:
“淑娟校友:热烈欢迎你回校!母校是你家,欢迎随时回。文明老师想跟你说的是,母校越来越漂亮了!”
“谢谢老师!好感动!这几天还看到母校升本了,看到母校越来越好,真好哇!”她回复我道。
在小程序审批通过她的申请时,我注意到,与她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位管院同学。我可以想见,她们一起回校、一起逛校园,一起回忆大学时光的感觉,将是无比惬意。
“是的,哈哈哈,我也是马上想到文明老师,而且肯定能解决!”淑娟校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