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爱】让后勤处的精打细算为“过紧日子”赋能

让后勤处的精打细算为“过紧日子”赋能
刘文明
无论是上级部门,还是在学校内部,大家都反复强调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杜绝浪费现象。对于我们后勤处这个具体的工作部门,把这种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具体政策制定和工作细节中,才是应有之为,应发之力,应尽之责。
早先的11月中旬,通过到车队调研,经过精准数据统计,并与校办协同研究,在报经学校主要领导同意后,我们决定从2023年11月起,取消工作日时间安排的三趟班车,分别是午间对开学校和南郊(12:10,学校到南郊;13:10,南郊到学校)的两趟班车以及晚间6:10从南郊到学校的班车。
这个通知是我自己写的。取消原因也特别直接:一方面,午间对开学校和南郊班车上座率低,仅有一两名教职工乘坐;晚间6:10从南郊到学校的班车经常无人乘坐。这不仅浪费了油钱,造成了车辆机械磨损,还挤占了原本就很紧张的车辆和司机资源。另一方面,取消的做法是根据“过紧日子”的要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为节约成本、避免浪费。
真是特别感谢我们学校的同事,除了一位财经学院的老师因为偶然坐午间这班次校车、直接向我提及此事外,其他老师都没有什么意见。对于这位老师,我也做了一番掰手指式的算账和耐心解释说明,之后她也明确表示能够理解,坚决支持。
坦率地说,这次调整只是拉开了我们班车优化的序幕。后来,我到车队聊天时,大家还提及假期周六周日班车,可以进一步优化。大家说出的事实是,因为假内大部分人休息,平时来校加班的人就不多,周六周日更是少之又少,常常也是“跑空车”。
所以,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两个假期间,周六周日不再安排班车。
我的想法很快变成我们处的共识,而且形成了处务会会议纪要。之后,在1月8日的放假前,我再将我们想法呈报林书记、马校长和姚副书记。在报告时,我写道:
领导们对我们建议都纷纷回复赞同。当我把这个信息告诉车队的同志们时,大家表现得特别高兴。大家赞扬说这个改得好,他们在假期里周末跑空车,其实发自内心地也是对这种浪费特别心疼。
这个优化措施,很快就出现在校办的放假通知上,有老师们发来点赞,也有个别人跟我提起,万一周末要加班怎么办。我解释说,学校作这个决定,就是想善意地提醒部门领导们,如非必要就尽量不安排教职员工们再在假期的周六周日加班了。大家听完,也都哈哈一笑说,你不说还不知道,学校的这个决定,还真的体现了以人为本。
不瞒相说,我是农村生人,过过清苦日子尤其是没饭吃、吃不饱、吃不好的日子。勤俭节约、见不得一点点浪费已经融进骨子里,成为基因。无论在自己家,还是在单位,都一直如此,永不改变。我到后勤处之后,不少同事都开玩笑一样地给我送了个外号,叫我学校“管家”。我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同志们对于我们后勤处发出的强烈期待信号。学校是我家,打心眼里把学校当成自己热爱的家,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地精打细算,能省一分就是一分,能节约一点就是一点,至少,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整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克服“习以为常的浪费”,应该我们后勤的座右铭。后勤同志们一起来,用心守住、盯紧、做实,用部门的精打细算之为,为学校过紧日子和开源节流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