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理明说】允许暑假作业“打欠条”逼丢教育惩戒权

(2023-08-31 10:52:51)

允许暑假作业“打欠条”逼丢教育惩戒权

刘文明

学生完成假期作业天经地义,开学交作业自然成了返校的先决条件。但在2023年秋季学期即将开学之际,多地教育部门发布通知规定,不得因暑假作业未完成而处罚学生。安徽合肥等地还要求各学校严禁在开学前两周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查。( 8月30日《中国青年报》)

布置检查假期作业的做法由来已久至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目前40多年间,在我国中小学校,绝大多数老师,都会在较长的寒暑假期内,向学生布置一定数量和难度的各种作业等到学期开学时再回过头检查评点。完成得好的会被表扬,没完成的或者完成质量不高的要被谈话、批评并被责令补做补交。也因如此,近年在网络上出现了“作业没完成,开学两行泪”的学生自我调侃和类似开学综合征。

实际上不光在我国,全世界不少国家的学校都有类似做法。据考证假期作业这项制度的发明鼻祖是一位意大利老师。他发现学生在假期里成天都在玩、完全把学习丢到一边之后便立即采取措施,给这帮熊孩子布置了作业,而且这招效果很好,很快被其他老师效仿采用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追寻散漫的舒适区,是一切生物的基本脾性。相比较而言,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弱,自我约束的纪律意识欠缺。正是因为缺,所以要补正是因为所以才更需要强化。如果补得不够,强化得不足,必然会让现在的孩子滋生出越来越重的玻璃心、佛系心、躺平心。

教育的本质在于学习知识和技能更在于锤炼思维方式、养成行为习惯,涵养优良品德,形成优秀素养,练工匠精神。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在各种各样的教育过程,潜移默化逐渐懂得敬畏,敬畏规则,敬畏纪律,敬畏责任从这个角度说,小小的假期作业里,透露着大大的教育和管理智慧。

表面上看,给学生的假期套上个作业紧箍咒目的是时刻提醒他们在度假疯玩的同时,记得自己的学生身份和学习职责,珍惜时间,多学一点,学好一点往深里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敬畏心上进心教育的生动教材: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就是应尽职责。不按时完成,就是违反要求,就应该得到相应惩戒,感到切肤之疼,从而为自己的不守规矩纪律、不按照要求行事付出相应代价,承担相应责任

 

从管理闭环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典型完整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教育流程。尤其是在假期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和处理两个环节,适当的处罚意义大督促教育效果好。一方面可以纠偏指正个人,另一方面还可对其他人起到警示威慑作用。当然,惩罚方式方法应有度,不能伤及身体或者心灵。对此,压根犯不上教育主管部门煞有介事地发文,简单粗暴地要求“不得处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丢掉了教师基本惩戒权的教育,培养不出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心中有戒的人孩子是一张白纸,容易画出最美的图画。中小学时代是纪律形成和规矩确立的最好时机。教育部门厘清责任边界,把管的管好给学校和老师充分授权,放手让教师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把教育的戒尺还给老师,把学生教育惩戒的权力交给学校和老师督成学生心中有戒,正走正行,行稳致远,健康成才成才,未来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