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明说】让“一口气读完”和“喘口气再读”美美与共
(2023-08-24 15:50:42)让“一口气读完”和“喘口气再读”美美与共
刘文明
大学毕业时,一位本科生思量再三,抛弃“纠结”,果断走进职场。扎实工作几年之后,带着在工作岗位上收获的丰富经验技能后,这位本科生听从内心“继续读书深造的召唤”,果断“裸辞”。经过一年多的申请准备,幸运地被一所常春藤大学录取,成为一个年长其他同学四五岁的“社会人”,因为有着更多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所以一读研就收获了很多优秀好朋友。(8月23日《中国青年报》)
不得不说,这位毕业生因为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判断,独立的人生思考,缜密的人生规划,所以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在什么时候该作什么,因此能在各个重要节点做出了合适自己的道路选择,实现了自己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其在各自的生涯阶段里,都非常享受自己的选择,而且矢志努力,锲而不舍,最终让每个选择都各自精彩。
实际上,在高校大扩招、学历内卷白热化的当下,尤其是在家长和老师看来,从专科读到本科、再读到硕士、博士,这一连续进阶流程就是应有的教育路径,就是成才模式标准范本。因而导致的情况是,大专生考全日制本科的参考率已经超过50%,本科生考研的参考率已经超过80%。升学考试竞争压力之大,学历内卷程度之激烈,可想而知。
这种“一口气把书读完然后再工作”的逻辑,无外乎就是趁年轻、状态好、无生活压力的时候,保持学习习惯和学生状态的连续性,心无旁骛地在象牙塔里深造,把该念的书念完,把该学习的知识、该冲击的学历,统统干完。之后专心致志“进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
英雄不论出处,成才没有范式。鞋是不是合脚,只有脚知道。求学之路,是“一口气读完”,还是“喘口气再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更没有标准答案和范式道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等着毕业生早日就业自食其力,或者帮补家庭,那就早点出来工作,减轻家庭负担,积累工作经验,认知社会和岗位,等将来有机会再去读书,也是合乎时宜的选择。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自己奋斗目标明确,那就可以沿着既定的目标,把学位读到底,也是一种非常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