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理明说】开放校园,凸显大学之大

(2023-08-17 08:25:52)

开放校园,凸显大学之大

刘文明

有媒体记者暗访发现,因部分大学不对社会开放,竟滋生了“付费入校”微腐败问题。某著名大学面对校门口不少想要入校参观的市民明确规定,“无关人员不得进校”,仅允许校友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入内。与此同时,校门旁的出租车司机却表示可带人入校,在顺利带人入校后,收取“每人50元”的费用。(816日《南方都市报》)

此事很快引发社会热议,成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并冲上热搜。幸好,该省教育主管部门反应迅速,随即介入并上线“民声热线”,就该问题进行回应。省教育厅领导和安保部门负责人分别表态,并要求各高校从为民办实事的高度,向社会开放校园。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在周末或者闲暇时间,独自或一家老小到家门口的大学里走走转转,游览大学优美的自然环境,感悟高校扑面的人文气息,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大学校园里周到的、智慧化服务,感悟科学精神,比如可口的餐饮,精良先进的仪器、实验设备等设施设备条件、高水平师资带来的科普教育等。这是大学服务当地市民最直接感观和最生动体现。

因为影响是相互作用、相互发生的,所以在大学服务好当地和市民的同时,也特别容易使大学校园成为市民网红打卡点,容易在市民心中种下热爱这所大学、报考这所大学的种子,从而扩大大学影响,赢得更多的潜在生源、政策支持、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这其实是开放校园本身为大学带来的宝贵财富和隐形馈赠。

从已知的新闻里,不少高校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和当地市民渴望,有序开放校园。而很多高校采取的开放方式都是提前预约,获批后进校。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申请进校人所填预约资料,清楚掌握进校人的相关信息,以备急需查用,同时也巧妙地进行了一次入校申请人“安全过滤”,增强了校园安全系数。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精准控制进校人数,实现有序管理。不过,预约进校也有其弊端。比如审批未必及时;还比如有的老人或者是中学及以下学生,他们手里或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比较复杂的预约小程序,从而给这些人申请进校带来不便。

大学校园的开放,考验学校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最好的大学校园开放方式,是基于大学实际功能考量和本身接待能力的因时而进策略。具体来说,在寒暑假期内,因为绝大多学生已经离校返家,校园人员密度小,教学活动少,被影响的可能小。此时就可以简便入校手续,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通过门禁系统,开通刷身份证方式进入校园。而在平时学期之内,可以采用预约审批,对每天进校数量进行有效把控,确保不影响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教育部门的口号和追求。从社会属性而言,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坐落于地方、根植于当地市民的大学。大学不是孤芳自赏的象牙塔,更不能自绝于当地和当地市民。大学之大,就体现在其开放性和包容心。疫情过后,大学顺势而为,转变封闭校园管理模式,有序向社会开放、向市民开放,是学校服务地方、服务当地百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应有之义和具体体现。不过,相比而言,大学大门重新打开、校园开放之后,安全隐患多了,学校压力大了,管理责任重了。为此,当地公安部门应主动作为,与学校相关安保部门强化协同,厘清各自责任边界,深入校园管理细枝末节,把各项安全责任落实落细,共同确保学校有序、平安。

注:本文刊登在2023年8月20日《番禺日报》【有理明说】开放校园,凸显大学之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