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冬养生:糖尿病有关的保健品

(2011-11-11 09:39:47)
标签:

世界糖尿病日

健康

分类: 中医养生

         立冬养生:糖尿病有关的保健品

 

目前市场上的降糖保健食品大多以纯中药成分为卖点。这类保健食品标出的主要成分包括枸杞子、乌梅、葛根、山药、玉竹、蜂胶、茯苓、肉桂、莲子、西洋参、玉米花粉、鸡内金、泽泻、桑葚等。

 

志合养生的专家认为,以上中药成分只是补肝肾的常用中药配方,并没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到目前为止,中药还没有降糖特效药,如果降糖效果明显,一定是添加了西药。降糖根本不是中药的优势,中药的优势在于预防并发症。

 

志合养生的专家认为,关于糖尿病有关的保健品有以下的认识误区:

 

1、治疗糖尿病,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药物。因为目前国家规定保健品没有治疗作用,它是食品。我国的保健品中有一类"调节血糖",但没有"降血糖"一类。而所谓调节血糖的定义很不清楚,所以有些不法商人就钻这个空子,欺骗病人。糖尿病保健品之所以卖得火。

 

原因有两个:

其一,目前的西医还无法根治糖尿病,于是有些患者将希望寄托到了中医身上。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打着中医根治”,甚至是祖传秘方的旗号,蒙骗消费者。

其二,有不少糖尿病患者担心,治疗糖尿病不是吃西药就是注射胰岛素,西药吃多吃久了会有副作用。他们认为吃中药或保健品没有副作用,因此,对医生开的药自作主张减量服用或是不吃,私自去购买一些保健品来代替药品治疗。而且纯中药不可能快速降糖,保健品绝对不能代替药物。即使是国家批准的糖尿病保健品,也只能是仅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因此,患者必须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酌情使用,不能随便停药而以保健品为主进行治疗,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2.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糖尿病保健品,如糖尿病主食、糖果、饮料、冲剂以及各种胶囊、口服液等。不能排除其中部分保健品或食品在一定程度上有降低血糖、血压,以及调节血脂的作用。但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的是,保健品再好也只是食品,不是药。目前,还没有任何正式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能证明这些保健品具有明确的降糖作用。


  就拿植物胰岛素来说,所谓植物胰岛素”,其主要成分来自苦瓜,这方面研究我国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进行过。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苦瓜的提取物后,对血糖有轻微的控制降低作用,但其中具有降糖作用的植物成分最终没找到。
  因此,保健食品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正确定位应该是辅助治疗,只能在坚持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酌情服用。而不能寄希望于那些五花八门的调节血糖保健品。否则不但贻误治疗时机,而且会加重经济负担。


   3.保健品能迅速降糖只因添了西药

 

目前市场上的调节血糖保健食品大多以纯中药为卖点,并宣称能起到迅速降糖的作用。有的甚至称其是祖传秘方。但事实是,降糖保健品中的中药成分通常都是补肝肾的常用中药,并没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到目前为止,中药还没有降糖特效药,降糖根本不是中药的优势。如果降糖效果明显,一定是添加了西药成分。
  不少患者听信一些保健食品的夸大宣传,买来服用后引起低血糖。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现在糖尿病保健品往往添加一些降糖西药,如降糖灵等。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添加了降糖西药的保健品,同时又服用同类西药,造成降糖过量引起低血糖及损伤肾功能,引起急性并发症。
  
   4.糖尿病保健酒不能喝


  国人逢年过节、喜庆时刻有饮酒庆祝的习惯。不法商人开发的保健品中,也不会丢下糖尿病人群这块广阔的市场,开发一些糖尿病患者保健酒”,往往夸大其壮阳、维持或恢复性功能、温通血管和活血通络止痛作用等。不管怎样伪装,其实还是酒制品,糖尿病患者不宜轻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