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偏颇的体质,健康与事业起飞
——关于上海外高桥某企业员工的健康分析
近日,志合养生的专家对外高桥的某外贸企业的全体员工开展了一次冬季养生讲座,并对每位员工开展了中医四诊分析,明确了大家了体质定位,为下一步的养生保健策略指导了方向,同时,我想大家认识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明确自己的体质并及时开展养生调理
这次冬季养生讲座,我谈了九大体质,发现没有一位员工是平和体质的,都是其他八种偏颇的体质,这也符合中国的现状:10%是慢性病,85%是亚健康,以上两种都是偏颇体质;只有不到5%的人事健康的,即平和体质。
对于体质对健康的影响,需要各位员工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喝凉水都增膘,有的人浸油缸都不肥;有的人皮肤光滑无比,有的人脸上坑坑洼洼总长痤疮;有的人不怕冷也不怕热,有的人,到了冬天即使穿的很厚,也觉得冷。
其实,这都是体质惹的祸。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由四个方面组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性格心理。也可高度概括为:形和神。
形,主要是形态结构,比如肌肉、骨骼、五脏、皮肤、毛发、血脉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结构部分。神:功能活动、性格特点、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形神结合是生命,形神和谐是健康、形神不和是疾病,形神分离是死亡。
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具有一定范围的动态可变性、可调性。正因为体质的相对可变、可调性,才使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通过调养,使体质向好的方向转化。
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队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认清自己哪种体质并改善自己的偏颇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二、关于对睡眠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
该企业只有三位女生,在晚上9点左右睡觉,有一位男士,夜晚10点才开始在小区散步,我还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情况,夜晚10点散步,小区保安都会紧张起来,无形增加治安的风险,也增加个人安全的风险,更违背养生规律。睡眠:必须顺四时,有节律。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睡个好觉,有如吃个母鸡。”
睡觉为什么如此重要?那就是老子讲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晚间睡觉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白天工作学习是能量的释放。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睡觉与起床都要科学把握时间。《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人只有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变化的时空和谐相处,才有利于生命健康。睡觉与起床也当如此。
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一天是一年的浓缩。因此,人一天的生活节律与一天“春、夏、秋、冬”的变化要符合。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9点“立冬”。到了晚9点,天地睡了,如果人不睡,如同人与天地做“拔河”游戏。“人力不及天力”,“拔河”的结果是天必胜人。人的身体变化节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吻合,才可以“借天力还以人力”。晚上睡得太迟有两种情况:一是晚上睡不着,二是困倦但硬挺着不睡。睡不着是阳气该收的时候未收。秋主收,下午3点到晚9点是日秋,人要逐渐进入收的状态。“阳气盛目瞠,阴气盛目瞑。”傍晚仍然做些兴奋的事情,阳气就收不回来,阴气占不了主导地位就难以入睡。第二种情况是硬挺着不睡,这是观念出现偏差,不懂得日冬的道理,不懂要符合自然规律。夜里睡得过晚会伤胆气。严重者就会患抑郁症。《黄帝内经》讲:“气以壮胆。”“十一藏府皆取决于胆。”23点至1点是子时,胆经最旺。人在睡眠中养蓄了胆气,如果不睡觉消耗了胆气,严重者出现“怯症”,即是现代医学讲的抑郁症。
三、对于养生,停留在一个误区:有想法,没有行动力
大部分朋友,明白养生的道理,听我讲课,都频频点头,但就是缺乏动力去改变自己多年的习惯:熬夜、早餐乞丐、晚餐皇帝、喜欢吃香喝辣、恣情纵欲放纵自我等。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全球的口号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在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高达9000多万,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是由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功能缺陷所致,其发病与遗传、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因素相关。至于是否发病,还得看后天肥胖、运动量减少、饮食热量过高、工作压力大、熬夜等发病因素是否足以引发糖尿病。除此之外,糖尿病与年龄也有关系,一般老年人患病率比年轻人患病率要高。据志合养生的专家调研,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一半属于20-60岁人群。除了遗传因素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引起的肥胖是诱发主因。
以前糖尿病门诊很少看到年轻人,现在二三十岁的糖尿病人已不少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有很大变化。超重肥胖人数增加,饮食结构不合理,三高食物摄入量太大;运动量、体力劳动量大大减少;晚睡晚起、吸烟、饮酒过多,生活无规律;生活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出现不良情绪却无法及时排解,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年轻化的主因。
糖尿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失眠、抑郁,都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俗话说:病由自家生,病,不是医生给你的,不是老板给你的,是你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造成的。大家要学会反思自己:拼命干事业,为了什么,是为了和自己的爱人、家人,在退休的日子里,一起欣赏世界的美妙;但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退休生活只能在病房中度过,还得麻烦你的老伴,她得陪你一起去享受你的病魔的煎熬!
朋友们,该下决心了,立即行动,努力改善自己偏颇的体质,希望大家都成为平和体质,健康和事业起飞,这才是美好人生的关键一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