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图1、“天下雄关”碑
“天下雄关”碑位于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
图2、“天下雄关”碑
图3、“天下雄关”碑
图4、嘉峪关城墙上俯瞰游击将军府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现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
图5、嘉峪关城墙上俯瞰游击将军府
图6、嘉峪关城墙上俯瞰游击将军府
图7、游击将军府院墙
图8、游击将军府
图9、游击将军府
图10、游击将军府
“游击将军”这个官职始设于汉朝,为杂号将军,它要干的活儿只有一件:率游兵往来防御。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府是嘉峪关的指挥中心,它的第一代游击将军叫芮宁。
图11、《嘉峪关游击将军府芮宁简介》
芮宁是肃州人,1516年任嘉峪关游击大将军,当年九月,吐鲁番酋长满速度儿入侵肃州,芮宁率领千户许钊、百户张玺、吴英、陈泰、王思、刘威等将领,与满速儿交战于今嘉峪关文殊镇冯家沟村一代,大战一天,芮宁中箭而死,全军覆没。事后,明王朝恩赐芮宁为都督同知,世袭指挥使,恩赐重金厚葬,并在肃州修建芮宁祠堂,供后人凭吊祭祀。
在芮宁死后的100多年内,嘉峪关再没有人当任过游击大将军。边关将士一边防守一边继续修建防御工程。从1516年到1691年这175年的时间里,嘉峪关又陆续修建了十几座营堡和近300座烽燧。直到清康熙1691年才拥有了第二位游击大将军赵廷对。
图12、《嘉峪关历任游击将军简历》
根据嘉峪关游击大将军的名录可以发现,自第二位游击大将军之后,这个职位更换新人的速度非常快,有1年,有2年的,是他们升职了吗?并非如此。嘉峪关发生的战斗大大小小几百次,这些游击大将军不过是牺牲于任上,埋骨于荒漠,与嘉峪关生生死死永远捆绑在了一起。
此后三百多年里,嘉峪关周边先后发生过大大小小的近百次战斗,有18位游击将军马革裹尸,埋骨荒原,与雄伟的长城融为一体,成为丝绸之路永远的守护者。
图13、游击将军府
图14、游击将军府
图15、游击将军府议事厅门上的“神威永护”匾额。
图16、“神威永护”匾额,上款书:道光十一年……
图17、游击将军府“定远扶日”匾额,上款书:嘉庆五年七月榖旦,落款:弟子松筠敬撰。
图18、图片:烽燧以东的“古老边防墙”
图19、图片:嘉峪关
图20、图片:嘉峪关先驱人物
图21、图片:嘉峪关关城与嘉峪关长城
图22、图片:嘉峪关关城与柔远楼
图23、图片:嘉峪关城楼与“天下雄关”碑记
图24、图片:长城“第一墩”
图25、图片:嘉峪关东门
图26、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图27、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图28、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拍于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