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历史 |
分类: 游记 |
波罗堡古城位于榆林市横山区(原横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无定河南岸的黄云山上。西北百里是原大夏国都统万城,东去20公里是响水堡,西北距大边约5公里,20余公里处是榆林保宁堡。波罗堡属长城线上的堡寨,是过去驻守重兵的地方,在军事战略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古堡历为军事要塞。晋隋唐宋时都在这里设营建寨,李自成、李元吴也曾在此屯兵作战。清顺治十年(1654年)设波罗营,辖归德、鱼河、怀远等十营堡,为边塞长城沿线三十六堡之最。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古堡先后增设守备署、州同署、参将府。民国元年(1911年)裁撤其它建制改设为镇。古堡经历了无数的战火刀兵,可谓一座铁血城堡。
波罗堡在宋、元朝时代是一个小营寨,明正统元年(1436年),都督王桢着手在宋、元营寨的基础上修建波罗城廓,明正统元年(1436年)建堡,历经10年建成,万历元年(1578年)重修扩建成现存遗迹规模。堡城东南高,西北低,总面积约20公顷,设有四门,东门‘’凝紫‘’、南门‘’重光‘’、大西门‘’凤翥‘’、小西门‘’通顺‘’。主街道宽8米,长500米,建有南瓮城、三官楼、玉帝楼、望胡台和木石牌楼各一个,形成了四楼骑街两牌楼的奇丽景观。
(资料来源于网络)
波罗堡城墙。
波罗堡城墙。
波罗堡城墙。
波罗堡城墙及魁星楼。
波罗堡城墙。
波罗堡城墙。
波罗堡城墙及魁星楼。
波罗堡城墙。
与古老的波罗堡城墙合个影。
波罗堡城墙外风光。
波罗堡城墙外。
波罗堡城墙外及魁星楼。
波罗堡城墙及魁星楼。
波罗堡城墙及魁星楼。
波罗堡城墙及魁星楼。
波罗堡南门。
南门。
南门瓮城。
波罗堡——南门瓮城。
南门瓮城,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南门又称重光,其上建有门楼。门面三间,左右耳房,一层守军值勤夜宿,二层住人也能登高瞭望。
南门瓮城外。
南门瓮城。
南门瓮城外。
南城墙外,箭楼及魁星楼。
波罗堡南门内侧。
南门门洞望城内大街。
波罗堡——石牌楼。
石牌楼,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653年),原牌楼已毁。牌楼高8米,宽10米,该牌楼四柱三门五头,其上雕刻有八洞神仙、狮子滚绣球、龙凤仙鹤、麒麟送子、牡丹等纹样。雕刻精细,造型精巧。
石牌楼匾额上书‘’波罗堡‘’。
波罗堡——德盛昌。
波罗堡——三官楼。
石牌楼与三官楼。
波罗堡——三官楼。
三官楼,建于明代。三官即道教的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波罗堡城内,一群羊迎面而来。波罗堡
三官楼门洞。
波罗堡城内南北大街。
波罗堡城内建筑残墙。
波罗堡城内南北大街及木牌楼,
远眺波罗堡小西门。
波罗堡小西门及西城墙。
波罗堡小西门。
波罗堡小西门外。
波罗堡西城墙外侧。
波罗堡内大街、民居及木牌楼。
波罗堡——木牌楼。
木牌楼,始建年代不详。三门四柱,飞檐重角,四根立柱,每根立柱前后均有抱鼓石。坊额华板透雕木刻,木刻有:八洞神仙、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单双莲花等纹样。牌楼匾额一面书‘’平步青云‘’,另一面书‘’梦回天国‘’。
木牌楼。
波罗堡——玉帝楼。
玉帝楼,建于明正统年。歇山瓦顶两层建筑,通体转结构,第一层台基为通街道洞,二层建有凌霄殿。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曾经修葺。
玉帝楼门洞望城外。
玉帝楼门洞回望木牌楼。
波罗堡——副总府。
副总府,建于明从化年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裁改为参将府。
《波罗古城——重点维修项目分布》图。维修后的波罗堡古城将很壮观。
拍于2017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