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2020-04-16 11:18:12)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转载

转载于:原创 《昭陵博物馆》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昭陵陪葬墓的形制,大体上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因山为陵(墓)型、覆斗型、起冢象山型、诏令墓而不坟型、圆锥型、陵护所营墓而不坟型。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墓主身份的高低与其墓葬规格的高低无疑是相一致的。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昭陵陪葬墓形制

因山为陵(墓)型

因山为墓型墓葬目前昭陵陵园发现2座,分别为宰相魏征和唐太宗贵妃韦氏墓,仿照帝陵“因山为墓”,等级仅次于帝陵(因山为陵),而且韦贵妃墓是距昭陵陵山最近的一座“因山为墓”形制的墓葬,足以显示墓主身份的高贵。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魏征墓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韦贵妃墓

覆斗型

覆斗型墓葬昭陵陵园目前发现3座,分别为长乐、城阳、新城三位嫡出的公主墓。顾名思义,覆斗型封土就像一只方斗扣在地上,秦汉时帝王、皇后及诸侯墓葬,除个别外均属此类。在同一帝王陵园里,不同封土形式的陪葬墓表示着墓主不同的身份及墓葬等级。唐代墓葬的形制和汉代相仿,以方为贵,渭北高原上的唐帝十八陵大多因山成陵,只有少数堆土成陵的陵墓,如高祖的献陵、敬宗的庄陵、武宗的端陵、僖宗的靖陵建在平地上,起方台成覆斗形。另有武则天母亲的顺陵,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等,墓葬封土均为方形覆斗式。可见在唐代,覆斗型墓葬的级别与“因山为陵”型墓葬的级别相仿,规格很高。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新城公主墓

为冢象山型

为冢象山型墓葬目前昭陵陵园已发现4座,即李靖、李勣、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社尔墓。为冢象山型墓葬,就是把坟墓的封土堆成几个土冢相连的山形,以象征某座大山,也有和普通圆锥形一样,却有文献记载起冢像某座大山的墓葬,汉唐常采用“为冢象山”的墓葬旌表诸侯一级将帅的战功。它一方面为大臣墓葬封土赐予了帝陵用“山”的殊荣,又赋予“山”实质含义,故而规格很高。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李勣墓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李靖墓

圆锥型与诏令墓而不坟型

在昭陵陵园,诏令墓而不坟的墓葬现只发现高士廉墓1座。诏令墓而不坟型,就是由皇帝根据本人意见,诏令其墓葬不起封土。这种墓葬在商周时非常普遍,其规格高低除以墓内结果反映外,还在墓外以植树的品种和数量反映。圆锥型封土起源也很早,汉帝诸陵多有此类陪葬墓。在昭陵陵园,庶出的公主、王子,宰相将军们的墓葬封土多是此类,如尉迟敬德墓、程咬金墓、房玄龄墓、临川公主墓、清河公主墓、燕德妃墓、赵王李福墓等,说明在唐代这种封土是一种较为普通的封土造型。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房玄龄墓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程咬金墓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高士廉碑

陵护所营墓而不坟型

高宗时,一些太宗的下等妃嫔和宫女被安置在昭陵寝宫和专为昭陵而营建的崇圣寺里,这些下等妃嫔和宫女死后,由昭陵陵护负责安葬。《唐会要·陪陵名位》记载:“若宫人陪葬,则陵护为之成坟”。目前发现的这类墓葬,多无封土且墓室窄小。很明显,这种墓而不坟的墓葬规格最低。

【转载】昭博微课堂|昭陵陪葬墓(二)

谢谢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