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记 |
在文昌文城镇(市区所在地)孔庙周围分布着好几个祠堂,被打造成了一个文化旅游中心。
↑刑宥纪念馆
邢宥,字克宽,号湄邱。小时聪敏异常,5岁读《三字经》,10岁作《勉学诗》,14岁做文昌邑生员,26岁 乡试中 举,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进士第。开始在刑部任职,后任四川道监察御史。成化二年秋,又被提拔为都察院左御史,巡抚南畿,总督兵民财赋,兼理浙江嘉湖杭三府粮储。
刑宥54岁时致仕归隐。邢宥归休文昌市水吼村以后,在东昆港北湄的山丘上盖了一间“湄邱草亭”,以读书写作自娱,因此自号“湄邱道人”。邢宥为人廉洁,清代张岳崧把他与海瑞、邱浚同称为海南三贤。
↑符雅公祠,位于文昌市文城镇文东路29号。是符氏家族迁琼后较早建立的宗祠。
海南符氏是较早迁琼的姓氏之一,从唐末到元末,先后有5位渡琼始祖,他们的后裔现已分布全岛各地,并以海南为原点,迁居欧洲、北美、澳洲和东南亚多国。
作为文昌首屈一指的大氏族,这座以符姓始祖“符雅”命名的宗祠,每年清明期间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除了海南本地及中国大陆的符姓族人,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为数众多华侨华人也回到祖籍地祭祖。
↑靖康韩公馆,位于文昌市文城镇孔庙文化园区内,原名‘’韩废公祠‘’。韩废公祠,是韩氏族贤为纪念迁琼始祖韩显卿长子、宋中奉大夫知融州军事韩废公(二世祖)的功德,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造的韩氏祠堂。2014年1月重新筹建,2015年5月建成。
↑陈氏大宗祠,坐落在文昌市文城镇文东里76号。迄自先祖在文昌湖山溪梅官桥建立宗祠已有244年。据记载,清乾隆己年(公元1773年),大宗祠在文昌湖山溪梅官桥始建名为"官桥陈氏大宗祠"。后又在清嘉庆壬申年(公元1812年)和清同治三年(公元1854年)进行修葺和扩建。后因官桥地偏一隔,联络宗亲及祭祖活动等不方便,故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又再由诸父老商议決定大宗祠迁建文城。
↑黄氏大宗祠
↑老子李伯阳公祠(当地人俗称为“老子庙”),座落于文城镇文东里23号孔子庙旁边,是70多年前海南李氏父老乡亲和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集资建造的,独具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
↑宏光寺,位于文城镇启智里13号。是佛教文化在文昌弘扬与传承的重要地方。
文昌公园,位于文昌市区文城镇,与孔庙一条马路之隔。是我国保留历史名人墨迹最多、最完整的纪念亭之一。文昌公园历史悠久,奇花异木风景优美,亭台楼榭相映成辉。园里曲径通幽,有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纪念亭、陈岛沧纪念亭、思师亭等。
↑文昌公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
↑小鸟
↑文昌公园内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纪念亭,是马来西亚华侨富商郭巨川、郭镜川,于1936年,为纪念其祖母李太夫人和养母(伯母)王夫人而建,为中西合璧建筑。亭内集中了国民政府要员们的题词、题联的墨宝刻石共计32通。该亭是海南现存珍贵的华侨文物代表作。2009年5月,公布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字资料来源于保护碑)
↑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纪念亭,于右任的题书对联。
↑文昌攻关桥,原名便民桥,也叫记耻桥。据记载,这座桥始建于宋代。关于这座桥,从名称的变化到形状的变化,到周边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窥见文城人文环境与礼义廉耻。
当年的便民桥,正对着三合街,是旧县治的交通要道。据载,当年便民桥常毁于水患,屡毁屡修。旧志云:明正德年间(1506~1521),便民桥毁于洪水;清咸丰年间(1851~1861),洪水再次摧毁桥梁,乡贤林老兰出资重建。
关于林老兰出资重建桥,还有一个关于误伤他人,正视自我,悔过自新,敢于承担的故事:
林老兰是文昌东路镇大丰村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知书识礼,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一天上午,林老兰上街。走近闹市,忽听前面人声鼎沸,市民四散躲避。原来是一醉汉站在街道中心,在大庭广众之中大发酒疯。市民告诉林老兰,每逢这个醉汉撒野,常常路人被打,摊贩被踢,店铺关门,避之唯恐不远,无人敢近前规劝。有人对林老兰说:这种场景,屡见不鲜,任其所为。正说着,只见醉汉一身酒气,满嘴胡语,口喷唾沫,向林老兰走来。本来,林老兰想劝告他,不料醉汉却趁其不备,一把揪住林老兰的衣襟,撒起野来。就在这时,林老兰挥动手中烟筒抵挡,醉汉居然动拳动脚,动起武来。林老兰一怒之下,以烟筒自卫还击,无意中击中头部,醉汉跌倒在地,动弹不得。当时,市民以为是醉汉装醉,不料扶至家中竟气绝身亡。醉汉死了,家人告状,衙役拘押,县官审理。大堂之上,林老兰如实申诉。他说:“吾此物非杀人之物,其地非杀人之地,吾人非杀人之人。”围观市民作证,大家七嘴八舌,说当时手执烟筒,上前劝告,醉汉动武,林老兰自卫,是失手误伤,非故意杀人。况且,事由醉汉引起,并非林老兰责任。县官也知醉汉闹市撒野,扰乱治安,咎由自取。但是,人命关天,总得有个说法。林老兰说:“人不可以不知耻,知耻可不耻矣!吾误伤他人,愿赔礼道歉。”众人纷纷为林老兰鸣不平,县官顺水推舟,问林老兰“意欲何为?”回答说:“愿重建便民桥记耻。”县官询问醉汉家人,家人无言以对。就这样,林老兰出资,重建便民桥。对此,承包重建桥梁的工匠很受感动,在栏杆的设计上别出心裁,特意雕刻睁大眼睛的“公仔头”,意在告诫行人睁眼看人情世态。
因此,便民桥也叫“记耻桥”,又叫“公仔桥”。后来,市区扩大,河道疏浚,桥梁扩建,于1982年改名为“攻关桥”。
↑树身布满了刺。
↑虎拉海南个体,中文学名:虎拉海南个体,大戟科,响盒子属,虎拉种。
此树位于海南省文昌县文城镇沿江街文昌河边。树高18米,胸径 160厘米,冠幅 26 X 18米,全身长刺,笔直壮观。据说该树是1929年,由文城镇湖尾村人陈嘉云从印度尼西亚带回种子培育而成,当地叫 “梧桐树”。
↑镇田村边的小庙。
↑宋庆龄图书馆。
相关资料性文字来源于网络
拍于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