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州地坑院

(2019-06-23 16:43: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记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建筑特点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地坑院营造技艺
       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可以简单通俗地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如今,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陕州地坑院

↑此照片来自网络。

陕州地坑院

↑此照片来自网络

      ↓民俗文化园主要由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的地坑院组成,内设不同主题,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与此同时,景区还保留了许多未经开发的地坑院供游客参观,沿着陕塬的黄土寻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使地坑院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
       地坑院内展示的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如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体验互动性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自开业以来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澄城花馍。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穿山灶,是地坑院特有炉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的功能。
       穿山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非常节能,几个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穿山灶虽然外观粗朴,但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充满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院与院之间有这种地道相连。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张汴乡曲村村地坑院,大部分都修整开办了农家乐。每逢节假日,住宿必须要提前预订,否则根本没有床位。(没想到那么火)

      ↑办了农家乐的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院子入口。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张汴乡庙后村地坑院,大部分还是村民自己居住,没加任何修饰,还是土窑。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从地面看,院子的入口与院子都有一定的距离。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

      ↓路边买些村民自种的核桃、苹果、蔬菜等。

陕州地坑院

       拍于2018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翠芦莉
后一篇:澄城县博物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