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百灵:饮料项目折戟  无奈回归主业

(2013-11-26 16:11:45)
标签:

财经

分类: 上市公司

贵州百灵:饮料项目折戟  无奈回归主业

 

文   本刊特约记者 刘婧婷

 

去年8月,贵州百灵宣布将使用近4亿元超募资金,建设胶原蛋白饮品,进军饮料行业。

然而,一年多时间过去,面对胶原蛋白饮品项目的鸡肋,只能无奈回归主业。

 

胶原蛋白成鸡肋

2012年8月,贵州百灵宣布将使用近4亿元超募资金,建设胶原蛋白饮品,进军饮料行业。

然而日前,贵州百灵公告拟将“胶原蛋白饮品项目”变更为“中药饮片生产线及仓库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由3.95亿元调至1.31亿元,包括原项目投资的7551.21万元预付土地款及建设饮片厂和仓库的5531.69万元。

经历近一年半时间的大胆“尝试”,主业医药的贵州百灵最终还是停止了向饮料行业进军的步伐,无奈回归主业。

据当时预期,项目拟定新建产能20000万瓶/年胶原蛋白果汁饮品、中草药草本植物功能饮料,年均销售收入达13.8亿元,年均净利润达1.45亿元。

不过,在花费重金大力推广后,贵州百灵的饮料项目收益似乎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2012年年报显示,贵州百灵的饮料及口服液产品实现营收845.95万元,利润530.58万元。今年上半年,该产品营收增长85.44%,达到268.66万元,但营业成本也随之增长84.15%,实现净利润163.55万元。

据媒体透露,贵州百灵对胶原蛋白产品的投入包括渠道铺货、品牌营销、巨额代言等费用,在爱透胶原蛋白饮料约花去四亿元、五亿元的费用。其中,邀请章子怡的代言费用属于千万级别,再按照广告业内行规基本按照代言费与广告投放“1:5”的行情投放广告,加上贵州百灵在央视以及“中国好声音”等高价栏目的广告投放,其花费不菲,消耗上亿元资金的广告费。

相对营业收入,贵州百灵在胶原蛋白领域花费了巨大的营销费用的同时,还遭遇了诸多质疑。

贵州百灵的该款产品一面市就面临众多质疑。

而这也与整个胶原蛋白产业的“寒冬”脱不了关系。今年以来,整个胶原蛋白行业在短期内遭遇了三波质疑和打击。

今年5月,胶原蛋白被质疑添加雌激素,陷入“无效门”漩涡;7月,央视踢爆“口服胶原蛋白”其实根本没有美容功效;10月,据《消费者报道》称,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市售的七款胶原蛋白产品均出现胶原蛋白含量不足等问题。

与此同时,整个胶原蛋白行业遭受重创。今年6月,由于涉嫌对胶原蛋白产品夸大宣传,上市公司东宝生物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这更是象征着胶原蛋白行业寒冬的来临。

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整个胶原蛋白行业肯定下滑严重,而且目前国内并没有成熟的市场环境,也缺乏坚挺的品牌,所以消费者只是追逐潮流尝试性使用它,但凡有风吹草动很容易选择放弃。

 

多元化失利

对于这次为何要做出项目变更,公告解释称,董事会认为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如要达到该项目的预期收益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公司在饮料行业的市场推广能力、市场营销队伍建设、管理经验等各方面还存在不足,公司董事会为了实现募集资金的最优化投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决定变更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贵州百灵董事长姜伟曾向媒体表示,贵州百灵胶原蛋白项目的发展是始料未及的,企业将重点放在苗药,未来将通过收购兼并考虑扩大苗药品种。

此次胶原蛋白募投项目更改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贵州百灵的饮片项目。贵州百灵表示,公司上市以来发展速度较快,对中药饮片需求量也逐年上升。2012年,公司对外采购中药饮片近万吨,涉及虎耳草、山金银花、吉祥草等中药饮片超过100种。从成长性看,贵州百灵主打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预示着产品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较快,金感胶囊、咳速停胶囊等主要盈利产品也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二线产品也得到逐步发展,因此,贵州百灵对中药饮片的需求仍将继续上升。

无奈回归主业背后,正是由于其多元化的失利。

我们可以看到,靠苗药起家的贵州百灵在其上市后的这三年中不断尝试着多元化,中药饮片、房地产、肥料、飞机制造等领域几乎都可能看到其身影。不过,这些项目为公司留下了巨大资金缺口的同时,却并未产生预想的效果。

其中报显示,除其主业以外,中药材、饮料、肥料等业务合计的销售收入刚刚超过2000万,净利润也只有1400万余元,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仅为3.53%。

资料显示,贵州百灵2010年上市成功募得净额13.88亿元。而对于这笔巨额超募资金的使用,其并没有找到好的方法。

2013年半年报显示,贵州百灵合计已使用7.1亿元,投入8个项目。除去建立营销中心、制药公司外,贵州百灵在多元化方向越走越远,将业务拓展到肥料,胶原蛋白等领域。

虽然贵州百灵证券部人士否认了公司的“多元化”说法,“不存在,一直都是以主业为主发展。饮料只是一个项目的拓展,从来都不是主业的。”

但是仍有医药领域分析师表示,贵州百灵在多元化的决策上基本上都失败了,太子参种植投入巨额资金,却并没有相应的产出。而在饮料、饲料等领域的投入也是一样,没有成果,反而推高了公司的资金缺口。

 

下一个“重庆啤酒”?

除饮料项目,贵州百灵受到关注的还有“糖尿病秘方研发项目”和“乙肝新药替芬泰项目”,它们进展又如何?

今年4月16日,贵州百灵公告称,与杨国顺、杨爱龙签订《苗药合作开发协议》,收购二人持有的糖尿病秘方,对其进行临床前研究,依照该秘方制成糖尿病用药。

8月,贵州百灵公告“糖尿病秘方研发项目”进展,称初步证实了糖宁通络胶囊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提示该药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还计划下一步将进行毒理试验等一系列临床前研究工作。

为了糖尿病秘方项目的开发,10月,贵州百灵使用超募资金148万收购贵阳市天源医院100%股权,并以超募资金2500万对其进行增资,收购后将其改造为糖尿病专科医院。

贵州百灵证券部人士表示:“医院改造目前还在基础建设阶段,预计明年6、7月可以自营业。同时,公司还可以医院资质的形式,做一些糖尿病药物研究的临床工作。”

此外,“乙肝概念”也一直被寄予厚望。对于贵州百灵的乙肝新药替芬泰,其证券部人士表示,“目前这款药处于申报临床阶段,批文还没下来。如果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时间会比较长,不能给出具体时间。”

资料显示,贵州百灵于2009年3月开始正式介入该替芬泰(原名Y101)的项目中,临床前研究及相关专利技术转让费共3000万元,同时明确约定该项目专利、获得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将归贵州百灵所有。

实际上,在经历三年的前期准备后,直至贵州百灵在2010年上市之初,该药物还仍然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而令该药真正有实质性进展的是在2012年11月29日,贵州百灵公告称Y101已完成了全部临床前研究工作,研究结果符合预期,并更名为替芬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新药距离产生实际的效益或许仍需漫长的等待。

贵州百灵方面表示,目前监管机构对于这款药仍然处于审理的过程中,批文还没有最终拿到,也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

然而,该项目却并不被业内人士所看好,临床即使顺利通过也需要2至3年的时间,最终能带来收益最少也要经过4年左右,而这期间的每一个步骤都有较高的失败率。

由于漫长的等待过程以及较高的获利风险,贵州百灵也被冠上了“下一个重庆啤酒”的称谓。

对比于重啤15年努力的付之东流,贵州百灵在新药研发及临床中的难度却并不逊色,如何能最终获得成功,就目前的情况看,即使替芬泰最终获得了重大突破,但为公司带来收益或许也将是非常久远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