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沃森生物转型“大生物”受挫

(2013-11-26 15:10:55)
标签:

财经

分类: 上市公司

沃森生物:业绩“青黄不接” 转型“大生物”受挫

 

文   本刊特约记者 刘婧婷

 

日前,备受关注的明星药企沃森生物却交出了史上最差的一份3季报。

在主业增速变缓且无重磅疫苗品种上市,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沃森生物通过一系列并购,试图搭建包括疫苗、血液制品和单抗三大板块的“大生物制药”平台。

然而,大量的并购并未给沃森生物带来意料中的利润增长。

 

首现季度亏损

去年11月,当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沃森生物:青黄不接的低增长是暂时”时,市场尚心存美好愿望。

但是,日前,备受关注的明星药企沃森生物却交出了史上最差的一份3季报。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0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减少超亿元。此外,去年第三季度(7月份至9月份),沃森生物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58万元,同比下滑6.73%,而今年公司第三季度的业绩就陷入了亏损:公司营业收入35402.08万 元 ,同 比 增 长0.61%;净 利 润3670 .7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下降76.38%;而从单季度的数据来看,沃森生物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3.6%,净利润则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了亏损,亏损额高达4018万元,净利润同比下滑184.44%。

记者发现,去年沃森生物的增速就开始减慢,2012年全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仅增长12.17%。而这一增长率,在2010、2011年分别是102.3%、34.4%。

步入2013年,沃森生物的“青黄期”似乎也迟迟未见退去。上半年,沃森生物实现盈利7688万元,同比下滑28.78%。这是沃森生物历史上第一份负增长的半年报。

沃森生物称,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公司投资并购和股权激励计划终止带来非经营性摊销费用大幅上升,预计2013年度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会有较大幅度下降。

目前,我国疫苗市场以仿制为主,种类同质化严重。国内疫苗企业的增速已明显放缓,短期内难以出现重磅产品改变同质化竞争的格局。

从沃森生物的主营业务结构看,Hib疫苗(西林瓶和预灌封)与AC结合疫苗仍然是主打产品,是沃森生物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期并未有大的突破。

某医药私募告诉媒体,“沃森现有产品增长潜力不大,重磅新品还未提出,很难有爆发性增长。现在大家对这家公司有些质疑,关注度很低。”

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可能和沃森生物产品的竞争力下滑有关。此外,沃森生物今年大举收购多个公司,但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堪忧。未来或拖累公司业绩增长。

 

疯狂并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沃森生物业绩的剧烈下滑,与今年三季度大肆进行收购以及在疫苗产业上遭遇困境密切相关。

2012年4月25日,沃森生物使用1.02亿元超募资金收购上海丰茂51%股权挺进单抗领域,溢价高达39倍。

2012年8月3日、2013年6月9日,合计斥资8.66亿元收购大安制药90%股权切入血液制品领域,增值率达到17.75倍。2013年1月28日,出资2.65亿元收购并增资获得上海泽润50.69%股权,以此拿到HPV(宫颈癌)疫苗市场入场券,收购溢价为144.01%。

2013年6月24日,沃森生物公告称,拟收购隆臣投资持有的宁波普诺、莆田圣泰、山东实杰这4家销售公司各51%股权,对价最高不超过4.08亿元。

不过,截至2013年5月31日沃森生物18亿元超募资金已基本使用完,公司现金流已现窘态,面临转型阵痛。

另外,三季报显示,作为沃森生物主打品种之一的A C结合疫苗生产情况不尽人如意。2013年三季度批签发量为177.39万剂,同比下滑30.70%。据了解,A C结合疫苗主要用于预防A、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属于自费疫苗、2岁以下婴幼儿推荐使用结合疫苗。“这么大比例的下降幅度,可能是丢掉了部分地区的市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生产A C结合疫苗厂家很多、竞争比较激烈,华兰生物、智飞生物等都有生产。

除此之外,今年9月沃森生物还撤回了“吸附无细胞百白破、重组乙型肝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申请。沃森生物称,由于考虑到该联合疫苗若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会产生较大影响及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终止了注册审评,“这是沃森生物的一个重大投资失误。该联合疫苗与国内计划免疫程序相左,任何一家生物制品公司对此都应了解。”有业内人士指出。

 

豪赌“大生物”

在完成对嘉和生物的并购后,沃森生物的大生业的战略布局就已经露出清晰的轮廓:传统疫苗、新型疫苗HPV、单抗、血液制品以及商业渠道。

这个靠疫苗故事登上创业板上市第一高股宝座的公司,上市后频现疫苗项目夭折,以至于有投资者认为沃森生物的疫苗故事有“画饼”之嫌。

传统疫苗是沃森生物相对稳固的领域,也是其目前主要的利润来源,但主打疫苗产品竞争激烈,又无重磅疫苗品种上市在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外延式扩张拉动增长。且传统疫苗的增长空间在缩小,要寻求高增长必须寻找新的蓝海。

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曾指出,公司到目前为止,主打产品全部是传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且很难有大的增长,公司如果不突破,仍旧采取内生式的发展,就会面临发展瓶颈。打造包括疫苗、血液制品和单抗三大板块的“大生物制药”平台是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发展的重要一步,而并购将是搭建产业平台的不二选择。

在2012年之前,沃森生物的主业是人用疫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能涉足单抗领域和血液制品领域,便是通过李云春口中的“并购”。但也正因为一系列的疯狂并购,引发了市场的质疑。

上市以来,沃森生物的业绩增速便一路下滑。布局“大生物”而进行的高溢价收购进一步拖累了沃森生物的业绩。

沃森生物相关财报显示,2010年业绩同比增幅高达102%,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861.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59%;实现净利润10779.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088.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65%。但从2012年9月开始,沃森生物展开了一系列的并购行为后,业绩便不断恶化。

 

何去何从?

为了挽回三季报带来的影响,10月28日沃森生物发公告称,子公司上海泽润一重组疫苗获得澳大利亚发明专利证书和大安制药获得国家食药总局批准可进行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

据了解,目前人免疫球蛋白是市场的紧缺货,但大安制药人免疫球蛋白上市销售尚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安制药目前正在进行血液制品生产车间的GMP改造,只有生 产 车 间GMP改 造 完 成 并 通 过GMP认证后,大安制药才能上马生产人免疫球蛋白。而生产完成后,需要报批签发合格才可上市销售。

按国家食药总局要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通过新修订的G M P认证,否则明年1月1日必须停产。而限期临近,全国仅3成药企通过。

“大安制药能否通过新修订的G M P认证是一个未知数,更别提生产人免疫球蛋白的后话了。”业内人士指出。

虽然沃森生物目前受到众多质疑,但是仍有机构看好其后续发展。

招商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表示:疫苗作为传染病预防用制品与血制品、单抗等治疗性药物有很好的契合。上海泽润生物的HPV疫苗9月获Ⅱ期临床批件,正进行临床试验入组工作。拟收购的上海嘉和生物Herceptin单抗类似物,2012年8月澳大利亚获I期临床初步总结报告,与原研药高度相似,13年7月在国内获得临床批件。河北大安是河北省内唯一的血制品企业,目前有3个浆站采浆,年采浆能力约100吨,目前储存血浆约250吨,正进行GMP改造,预计14年对业绩有较大贡献。预计公司未来在河北省会有新的浆站获批。

因此招商证券仍然维持“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预计公司13年由于费用摊销导致业绩有较大下滑,14年起血制品业务、疫苗销售渠道业务对公司业绩有重要贡献,“大生物药”产业链志存长远,预计13-15年EPS0.64、1.02、1.63元,同比增-50%、60%、60%,对应PE54、34、21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