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营医院投资:雷声大,何时雨点大

(2013-11-13 09:25:13)
标签:

财经

分类: 专题

雷声大,何时雨点大

文   本刊记者 戴明明  实习记者 赖春香

 

近一个月来,一阵阵利好暖风频频向民营医院吹来,先是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玻璃门”要求明确打破。

而后,10月17日国家卫计委公布的1-8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显示,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速达到15.8%,超过公立医院8.5%的增速。加上二级市场民营医院概念股走强,民营医院投资热潮扑面而来:一级市场PE普遍看好医疗服务,而在二级市场,涉及投资民营医院的上市公司股价接力攀升。民营医院的春天真的来临了吗?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近年来,国家多次发文鼓励、扶持、支持、引导民营医疗发展,医疗市场对民营资本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相关配套政策也相继出台。《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达到8万亿元以上。以2013年2万亿元为基数,相当于未来6年内健康服务业增长3倍,年均增长26%。八万亿的蛋糕实在太诱人,一时间,医疗市场风起云涌,民营医院成了投资者们眼中的香饽饽。

八万亿蛋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呢?近日发布的《民营医院蓝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0166所,比2012年同期增加1302所,同比增长了14.69%。至此,中国民营医院总数首次突破万所。民营医院机构数量占全国医院数量的比例由2012年同期的39.60%提高到43.24%,占全国医院的比例超过四成。

在就诊率方面,2013年1季度,全国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量达到6003.0万人次,占全国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比例提升到10.01%,比2012年同期提高了17.20%。10月17日国家卫计委公布的1-8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显示,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速达到15.8%,超过公立医院8.5%的增速。

乍一看,民营医院的发展正在风生水起,蒸蒸日上,但是不是就此顺风顺水,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呢?

对此,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王兴琳表示,目前民营医院服务总量只占10%,和它的数量远远不匹配;同时,民营医院规模普遍参差不齐,小的多,大的少;竞争差异也小,民营和公立医院,民营和民营医院之间差异较小,竞争同质化比较严重。

民营医院生存仍然比较艰难,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民营医院急功近利、管理混乱等内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仍在于看不见但却真实存在的“玻璃门”困境。民营医院面临税收、人才、医保定点等方面不平等竞争(如表1所示),民营医院基本上依靠弥补公立医院的缺陷生存(如表2所示)。

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表示,尽管当前民营医院政策有所放宽,但政策仍然偏向于公立医院,对于医疗市场的发展仍坚持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院为辅的方针,所以,要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尚需时日。

 

火热的二级市场

据介绍,其实民营医院投资热潮早些年就已经存在,但每次鼓励政策的出台,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据记者了解,几乎是在上述《意见》出台后,民营医院似乎一下子热乎起来。

面对这一轮民营医院投资热潮,首先启动的是二级市场,尤其是医药企业投资民营医院成为近段时间投资的主线,媒体热炒,股价暴涨。据笔者统计,自7月份以来,多个涉及民营医院概念的股票上涨幅超过50%,而爆发点就在上述《意见》。随着政策红利,尤其是配套举措的逐步出炉,8万亿元健康服务产业规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布局民营医院。

仅仅一个月,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对外宣布投资民营医院。《意见》出台前的10月10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6.93亿元收购禅城医院共计60%的股权。而此前一个月,复星医药已收购广州南洋肿瘤医院有限公司50%的股权,加上复兴医药之前收购的两家肿瘤医院,其民营医院投资路径显山露水。

10月16日晚间,贵州百灵公告将收购贵阳市天源医院100%股权,并以超募资金2500 万元对其增资。而10月28日,上半年已经投资了四家民营医院的独一味,正式对外宣布,公司拟收购邛崃福利医院100%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独一味董事长段志平更是透露,公司未来还将寻求更多的并购,首选是类似肿瘤医院的专科医院。

最新的消息是,康美药业在11月4日与梅河口市人民政府签订《医疗产业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拟整体收购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友谊医院和中医院,加上康美自建的康美中医院,未来康美药业也有望分食民营医院大蛋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市场投资民营医院的上市公司已经有数十家,加上爱尔眼科等主营医疗服务的上市公司,民营医院俨然成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细分领域耀眼的明珠。

分析人士认为,二级市场的火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炒作的成分。据了解,今年三季度医药行业受到打击商业贿赂影响,整体业绩不太理想,而在预期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的情况下,医药板块中与商业贿赂无关的民营医院领域,业绩增长可观,自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例如,民营医院的概念股金陵药业在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增长18.6%;开元投资增长41.24%,爱尔眼科净利润增长率22.93%。相比医药上市公司整体14%的净利润增长,业绩显然好看得多。

谨慎的一级市场

在一级市场,近几年来,医疗健康领域一直与清洁技术、消费服务和TMT并肩成为最后投资者关注的四大行业。从2009年国家提出新医改的相关政策,到2012年的“十二五”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伴随医改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潜力逐渐凸显,尤其是民间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活跃度有明显上升。

根据清科提供的数据,2012年医疗服务投资案例18起,已披露投资金额2.13亿美元,平均投资金额为1256万美元。而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较2011年分别上涨80%和117.6%。

不过,从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来看,投资民营医院的并不多。面对政策的频频利好,更善于把握市场脉搏的一级市场缘何如此谨慎?

据王兴琳介绍,“从宏观的政策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目前民营医院的发展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在机制体制上的改革还有待完善。”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徐克成,“相关配套政策的真正落地才是民营医院投资的引爆点。如果政策落地不了,估计又只能成为暂时的炒作。”以土地政策为例,民营资本用地不但价高,而且真正获得土地也是万般困难。

其实,对于国内的民营医院投资,光有政策是不够的,还有其他细节方面的困难,比如,民营医院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徐克成认为,那些信奉“挣快钱”的投资者是不适合投资民营医院的。

上述现实难题反映到资本市场,那就是PE对民营医院投资的慎重。富达亚洲合伙人林蕊曾在公开场合表示,“PE对于医院投资的推出渠道主要是上市和并购。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缺乏医疗投资企业,业绩良好、增长前景好并符合上市条件的民营医院很少。”

公开资料显示,在最新的境内拟上市排队IPO企业和撤销材料企业名单中,仅有慈铭体检、广东复大医疗等屈指可数的医疗服务企业在列。

 

专科or高端

从二级市场投资的民营医院来看,基本都倾向于专科化医疗。无论是复星医药的肿瘤医院投资思路,还是马应龙的肛肠医院,都有鲜明的特色。

国泰君安研究员李秋实在其一篇针对民营医院的报告中也写道,“专科市场中,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将能为民营资本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眼科、妇产科、体检、整形美容等领域将引领投资机会,而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为各路资本试水综合医院的蛋糕带来了历史契机。”

“公立医院提供的是大众化产品,而民营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走高端化、专科化是比较好的路子。”王兴琳在分析民营医院投资的思路时指出,专科医院投资成本比较低,回报相对较快,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好的市场切入口。

从现实来看,专科化发展能让医院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特长领域,无论是从人力还是从技术方面,投入的成本都较综合型医院要少。不过,如果技术壁垒不够高的话,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挤占市场。

徐克成也认为,“目前部分民营医院开设的都是短线科目,虽然回报较快,但是如果技术壁垒不高,市场竞争变激烈之后,就可能很快萎缩,除非连锁化经营,否则很难经营下去。”

众所周知,民营医院投资成本高,如果想办一所大型的综合医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数千万元级别的投入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高端综合型民营医院如此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端化发展的路子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民营医院,如果仅仅只将患者定位于高端人群,无形之中已限定了医院的患者人群。”据徐克成介绍,复大肿瘤医院作为一家三甲的民营医院,主要患者来自国外,但是医院一直不排斥国内患者。

王兴琳也比较赞成徐克成的观点,她认为,“民营医院具体走高端医疗还是专业医疗,或者综合医疗路线,主要取决于民营医院自己的战略定位,民营医院走普惠路线,和公立医院相差无几的发展,挺成功的也有。例如东莞东华医院,以普通综合性医院为发展路线,也发展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