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等级医院VS县域等级医院

(2013-10-30 11:25:58)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财经

分类: 专题

城市等级医院VS县域等级医院

 

★城市等级医院是最大终端

★化学药和中成药均呈8:2态势

★扬子江药业笑傲两终端

★科伦药业凭借大输液成医疗市场大赢家

★县域等级医院是最具潜力的终端

★限抗令生效,抗感染用药缓滑

★外企以口服药称雄,国内厂家倚仗注射剂

★县域等级医院成外企下一个目标

 

 

文   本刊记者  张敏    数据来源:中康资讯CMH

 

 

最大与最具潜力的终端

究其原因,城市等级医院(指地级以上城市的二、三级医院,含部队医院)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医疗终端市场,其用药规模占中国医药终端市场的半壁江山。

中康资讯CMH数据显示,2012年,城市等级医院市场用药规模达到5314亿元,预计2013年用药规模将达到6260亿元,同比增长17.8%,过去五年平均增速超过20%。2012年略有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的控制使用和医保控费逐渐实施到位。

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门诊量和住院病人数量的增长是导致医院终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吸引患者方面,城市等级医院具有先天的优势。由于集中了更多专业且医术精湛的医生、先进的诊疗设备等优质医疗资源,使患者在就医对倾向选择大医院,再加上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还不到位,分级诊疗短期难以实现;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相对缺乏;医保全覆盖逐渐释放了部分患者的就医需求;这些因素都导致患者流向大医院。虽然医保总额预付制和按人头付费对药费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综合考虑,城市等级医院仍会稳坐中国第一大医疗终端市场的宝座。

县域等级医院市场目前是继药店终端市场之后的第三大终端市场)。

CMH数据显示,2012年,县域等级医院(县/县级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含部队医院)市场份额为16.0%、市场规模为156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5.8%;预计2013年,将达到1925亿元,同比增长23.4%。

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县域等级医院过去5年平均增速为26%,是增长最快的医药终端市场。预计未来2年的增速将保持在24.0%以上,到2015年,县域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8.7%、市场规模为2980亿元。届时,县域等级医院市场的份额将超过零售药店。

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县域等级医院是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终端市场,值得培植和深耕。

 

化学药和中成药均呈8:2态势

CMH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城市等级医院化学药的市场份额是79.9%,中成药的市场份额是20.1%。县域等级医院化学药的市场份额是79.1%,中成药是20.9%。

2013年一季度,城市等级医院化学药的市场份额是80.1%,中成药的市场份额是19.9%。县域等级医院化学药的市场份额是79.2%,中成药是20.8%。化学药和中成药8:2的态势基本保持不变。

 

两终端前三大品类结构一致

从重点品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在重点品类销售份额TOP10中,城市等级医院和县域等级医院市场份额最大的前三个品类相同,依次是抗感染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但这三个品类在两个终端的市场份额却相差很大,县域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均明显高于城市等级医院的份额。

其中,抗感染用药在县域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是23%,而在城市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为18%,其在县域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明显高于城市等级医院5个百分点。

心血管系统用药在县域等级医院和城市等级医院两个终端的份额分别约为17%和16%,消化系统用药的市场则是9%和8%,这两个品类在县域等级医院均高于城市等级医院一个百分点。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和患者的就医习惯有关。上述三个品类药品一般适用于常见多发病,县域等级医院一般接诊的大多数常见多发病症,而城市等级医院则多收诊重大疑难病症。因此,这三个品类在县域医院的市场份额均明显高于城市等级医院。

能够应证这个推论的还有抗肿瘤用药和专科用药在两个终端的市场份额。在城市等级医院市场,抗肿瘤用药的市场份额大约是7.5%,在重点品类销售份额TOP10中里排在第4位;专科用药的市场份额是4.8%,排在第8位。

在县域等级医院市场,抗肿瘤用药的市场份额是3.8%,排在重点品类销售份额TOP10的第7位;专科用药的市场份额是3.8%,在重点品类销售额TOP10中,排在第10位。

这两品类在县域等级医院的份额和排名明显低于城市等级医院,在一定程度是也显示出患者治疗重点疾病倾向选择城市等级医院、再加上一些大型的专科医院也多集中于城市,因此,在城市等级医院,抗肿瘤用药和专科用药的份额明显高于县域等级医院。

 

最畅销通用名:尽显终端用药特征

从最畅销通用名TOP10来看,在城市等级医院,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氯化钠、银杏叶、奥美拉唑、葡萄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奥硝唑、氯吡格雷、人血白蛋白、左氧氟沙星。

其中,抗感染药2个、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3个、调节平衡用药2个、心血管用药1个、神经系统用药1个、消化系统用药1个。

在县域等级医院市场,排名前十的最畅销通用名药依次是:氯化钠、奥美拉唑、葡萄糖、银杏叶、泮托拉唑、奥硝唑、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醒脑静、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

其中,抗感染药3个,消化系统用药2个、调节平衡用药2个、心血管用药2个、神经系统用药1个。

人血白蛋白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是促进术后恢复用药,它们的使用量和大医院的手术数有一定关系,这些药的价格也比较昂贵,因此,这两中药品并没有出现在县域医院最畅销通用名药TOP10中。

在城市等级医院和县域等级医院,排在前四的有氯化钠、银杏叶、奥美拉唑、葡萄糖,葡萄糖在县域医院的市场份额为2.9%,远远高于城市等级医院1.4个百分点,而氯化钠在城市和县域等级医院的份额相差不大,均为4%左右。氯化钠和葡萄糖是调节平衡用药,一般配合其他注射剂使用,所以在两个终端的使用量都非常大。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的首选药物,因此不管是在城市等级医院还是县域医院,它的市场排名都比较靠前,同时反映出,对于普通常见病,患者一般会选择去当地比较大的医院就诊。

 

最畅销品种:外资口服药领衔,国内厂家倚仗注射剂

在城市等级医院最畅销的产品中,有三个是外资企业的产品,其余都是国内大厂家的产品。而在县域等级医院,除了台湾泛生的泛生舒复外,均是国内企业的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领衔的产品均是口服产品,而国内企业主要依靠注射剂参与竞争。

从最畅销的产品来看,醒脑静在两个终端的排名都是第7位,但却是两个不同的生产厂家。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和企业的渠道策略有关系,无锡济民可信的销售渠道可能更多是在城市大医院,而大理制药的销售终端可能在二三级城市医院比较多。

 

县域医院:外企的下一个目标

从最畅销的厂家来看,城市等级医院最畅销的厂家TOP10中,分别是扬子江药业、阿斯利康、辉瑞制药、齐鲁制药、拜耳、赛诺菲、科伦药业、罗氏、诺华、恒瑞。外资药企占六成。从产品发展指数来看,这六家外资药企的发展指数均高于平均指数100,最高的是诺华,产品发展指数是118,其次是赛诺菲和阿斯利康,产品发展指数分别是:110和106。这说明外资品牌药在过去的增长速度快于中国整体医药市场和国内药企品牌药的增长速度。

但考虑到药品招标的推进、基药政策、医保目录、医药反腐力度加大等因素,外资品牌药是否还会强者更强,在目前来看,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在县域等级医院最畅销的厂家TOP10中,分别是:扬子江药业、科伦药业、瑞阳制药、齐鲁制药、阿斯利康、恒瑞医药、山西普德、辉瑞、罗欣、华北制药。在城市等级医院发展指数较高的阿斯利康和辉瑞在县域等级医院的发展指数表现也好于国内制药企业,分别是114和113。国内企业中,发展指数超过平均数100的只有扬子江药业和科伦药业,分别是103和104。

以往,外资企业的重点市场是大城市的三级医院,而国内企业则更多把精力放在二三线城市的医院,从阿斯利康和辉瑞在县域市场的表现,或许可以看出在城市等级医院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外资企业也开始把目光放到县域等级医院。

 

大品类用药特征

在抗感染用药中,因为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线抗生素用药,所以两个终端的抗感染用药均以头孢类抗生素为主。

在心血管系统用药中,城市等级医院和县域等级医院有着明显的不同。城市等级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TOP10分别是:银杏叶、阿托伐他丁、磷酸肌酸、血栓通、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氨氯地平、丹红、脑蛋白水解物、桂哌齐特、血塞通。

在县域等级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TOP10分别是:银杏叶、脑蛋白水解物、血栓通、血塞通、参麦、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丹红、生脉、丹参川芎嗪、疏血通。很明显,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在城市等级医院占四成,而在县域等级中药注射剂占了8成。因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问题,这一现象也曾被业内不少人士所诟病,由于城市等级医院对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要求更高,所以在城市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较小,而更多的流向县域等级医院。

在消化系统用药中,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仍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的首选药物。奥美拉唑在城市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是18%,在县域等级医院的份额是29.8%。泮托拉唑在城市等级医院的份额是9%,在县域等级医院的份额是13%。

      (实习记者邱琼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