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粉进药店”10月正式试行
(2013-10-19 14:55:26)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财经 |
分类: 政策与法规 |
“乳粉进药店”10月正式试行 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文
三个多月前,“乳粉进药店”的消息掀起了涟漪,各地药店纷纷试行。今年10月,北京首批20家试点药店即将开始售卖婴幼儿乳粉,进而推广到全国。“乳粉进药店”也是“乳粉全面参照药品监管”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蹒跚起步后,又将面临乳粉监管以后的路要如何走的问题,而正确认识政策中各角色并正确定位是关键。
10月政策拉开帷幕
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许京表示,北京首批20家试点药店预计在10月26日左右开始售卖婴幼儿乳粉,进而推广到全国。
有关负责人介绍,试点推行期间,从乳粉罐到健康标识等都会统一标识,这样可以区别于其他自行开展乳粉销售的药店。但对于药店自行售卖乳粉目前不会有强制排除的要求。
许京介绍,乳粉进药店将有专门的标志来区别于没有进入该系统的药店。“乳粉进药店要从源头把关,乳粉企业要给药店专供乳粉。这些专供乳粉要有清晰的标志来区分于普通渠道。此外,乳粉从生产企业到进入药店是全封闭供应链,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据了解,金象、全新、同仁堂等药店将作为此次乳粉进药店的试点门店。9月15日在试点门店已进行系统测试,国庆节后市民可以在药店看到乳粉销售。进入药店的乳粉品牌限制在10个以内,以对等的原则,国外品牌5个,国内品牌5个,如三元、伊利、蒙牛、多美滋、惠氏、雅培等都将进入药店销售。
按照计划,从今年10月份到2015年内,将在全国五百个城市完成两万家药店的乳粉专柜投放。而乳粉进入药店,是为了提升乳粉在销售流通等环节的管理,同时要求药店严格把关,也是倒逼乳粉企业依据药品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准入、全程监管和企业退出制度,提升我国国产乳粉的质量。
金象大药房表示,多数乳粉都是最近一个月才在进入药店销售的,药店销售的乳粉和超市销售的乳粉在包装、产品质量上没有区别。
不过,药店的售价更低。有报道称,袋装400克装雀巢高钙乳粉,药店售价39元,超市售价为46.5元。药店销售表示,这可能和不同的进货渠道有关。
形式VS内容
对于乳粉进药店的做法,究竟是销售管理渠道的改变,还是单纯形式上的创新?消费者又是否买账?
有消费者表示,只要产品质量合格,并不在意具体购买乳粉的地点。进口乳粉都要符合一定的国家标准,只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在超市、在哪儿买都是一样的。也有消费者认为,药店销售奶粉,万一质量出了问题也可以找到负责人,但希望能从源头解决乳粉存在的问题。
乳品行业资深观察员宋亮表示,如果乳粉进药店能保证药店直接从厂商那里进货,那么应该可以推广,此前香港已经有类似经验,但前提是必须严格把控销售渠道:企业对应的应是医护渠道,而不是中间有流通环节,没有所谓的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或者换句话说,直接由企业,由乳粉生产企业对应的是药品销售企业。
另一方面,在宋亮看来,对药店来说,乳粉毛利率远低于保健品和药品,药店现在在规划下,开始销售乳粉,这能否坚持下去有待时间的检验。同时,虽然现在看来,药店中的乳粉价格比超市低,但如果没有严格准入,直接开始推广乳粉进药店,恐怕企业间会出现“争相进贡医护渠道,导致医护渠道价格水涨船高,最终带来医护渠道的产品价格跟超市看齐”,还可能因为进贡出现一定黑色利益链条,这样的结果恐怕不是国家最初设计“乳粉进药店”时希望看到的。当超市渠道饱和、母婴渠道饱和以后,网渠要是说发展的不是很好的话,那么接下来大家就会进贡医护渠道,国家刚刚打击了医院,很可能马上就要打击药店,因此,药店的医护渠道一定要制定严格的、非常标准的一个准入门槛和规定。
在药店里销售乳粉,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某驻店药师分析称:一个就是进货渠道,还有一个就是验收标准。进来的话会更安全一些,药店会比较放心,有保障。
药店销售以“把住乳粉品质关”自傲,但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对乳粉源头质量的担忧远远超过销售环节,渠道的优势被直接忽视。
主角VS配角
针对乳粉进药店政策,很多人将焦点放在药店,却忽视了乳粉的供应主体——乳粉企业。真正决定乳粉质量的责任主体,它们才是真正决定乳粉配送量的直接关系者。乳粉企业对乳粉的质量安全负主要且最直接的责任,把好乳粉质量关,乳粉企业的质量标准把控是源头。
只在乎“乳粉进药店”给药店带来的利好,却忽视了乳粉的供应主体的“感受”。很多媒体一直关注乳粉进药店政策对药店的影响,接着才会关注乳粉进药店对消费者的意义,几乎没有人关注乳粉进药店政策对乳粉企业的影响。关注的焦点无非是进入药店的乳粉更具有质量保证,如果源头质量提高不上来,又如何保证进药店的乳粉质量。
当然,人们首先关注的是乳粉的质量问题。据悉,目前哪些品牌进入首批试点基本已经敲定,尽管有商务部有关部门的组织,但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婴幼儿乳粉进入药店之后,各家药店都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严把质量关。
除了质量问题,价格问题同样备受关注。虽然商务部有关部门减少了多个营销环节支出,从长远来看,药店销售乳粉会让乳粉价格走低,但药店方面对价格竞争并不看好。“今天我们卖一块,超市赶紧卖九毛,我再降价,这样没有意义。”某药店负责人称,他们看中的是乳粉销售为药店带来的“人气”,是围绕婴幼儿提供的后续附加服务。
“乳粉进药店的政策对于药店肯定是利好的,因为药店非常渴望能走多元化的道路,婴幼儿乳粉会助药店一臂之力。”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锦全认为,婴幼儿乳粉在药店销售能发挥药店专业性的特长。
针对乳粉进药店政策,乳粉企业也有自己的考量。三元奶粉市场部负责人王先生表示,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药店只是个试行方案,很多企业和药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加强监管工作,找到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要有从上到下的普及的意识,包括奶源、工艺、配方等。药店要想更好地销售奶粉、服务百姓,就要掌握奶粉相关信息,这对评估经营风险和推广上等均有帮助。
乳粉进药店,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提升婴幼儿乳粉质量,以及管理措施链条上流通环节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对于药店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商机,更是一种责任。
而对于将要或是已经进入药店的乳粉品牌来说,进入药店销售不仅是增加了一种销售渠道,更是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由于药店对乳粉质量的严格把控,能够进入药店销售,即相当于变相有了质量的保证。
同时,针对乳粉进药店,王先生还指出:“奶粉进药店售卖也是全球化的表现之一,主要的是药店要多了解奶粉行业信息和知识,而了解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这样药店才会知道怎么卖、以什么方式卖,奶粉才能通过药店推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