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概念股遭爆炒 九安医疗“有名无实”?
(2013-06-26 16:18:16)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九安医疗健康 |
分类: 上市公司 |
“可穿戴”概念股遭爆炒
文
斯坦福大学近日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可穿戴传感器。这一传感器只有纸片般薄、邮票一样大小、心脏病患者把它贴上手腕,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心脏测试,而不会影响他们日常工作生活。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更是声称,可穿戴科技将会成为市场上的下一个“大头”,未来三五年市场价值将从今天的30到50亿美元发展到约500亿美元。
这一科技正快速由娱乐、保健迈向医疗领域。
5月的九安医疗,正是坐上了这辆“可穿戴医疗”概念股的高速列车,股价翻番。
从4月16日到5月30日,九安医疗从6.82元涨至16.33元(后复权),涨幅达130.83%。
5月牛股九安医疗
5月的九安医疗,俨然坐上一辆“可穿戴医疗”概念股的高速列车。
在斯坦福大学宣布研发了可穿戴传感器的新技术与苹果CEO明确表态进军可穿戴设备后,“可穿戴设备”这几个字便开始发酵蔓延。
做医疗设备出身的九安医疗可谓是可穿戴医疗板块中的明星,因为其可穿戴手表计步器预计今年下半年可正式登陆欧美市场,在外界一片利好声中,九安医疗用其手表计步器iHealth AM3点燃了股价,成为5月第一牛股。
2012年12月3日,九安医疗股价一度探底,最低跌至6.01元;其后股价缓慢回升。4月16日起,九安医疗的股价急速上涨、高歌猛进。九安医疗先后在5月3日、6日、15日、27日、30日和31日封涨停板,5月31日创下年内新高16.33元(后复权)。
这段时间,游资也在乐享其成。在此期间,九安医疗成交额33.5亿元,换手率378.24%。6月4日的龙虎榜显示,买席最大金额448.57万元,为中国银河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证券营业部;卖席最大单754.95万元,为华西证券眉山湖路证券营业部。卖席第三名,已经出现机构身影,成交金额482.04万元。
不过从6月起,高速列车“车速”放缓,九安医疗股价开始连连收阴。
有分析师认为,这些可穿戴概念股,真正能支撑它们的还是本身的业绩,短期暴涨只是机构和游资炒作。
从财务数据上看,九安医疗并无可圈可点之处。
根据九安医疗2012年的年报,外贸营收2.46亿元,同比减少11.18%,毛利率24.3%,仅为国内市场一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主打欧美市场的计步器很难让人乐观。同样让人担心的还有九安医疗增长乏力的业绩,其201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126.2万元,同比下降16.32%。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其6月5日凌晨发布的公告显示,石河子三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拥有的限售股1.92亿股以及公司股东HEDDINGTON LTD. 拥有的5557.11万限售股在6月13日允许上市流通,此番共计解禁2.48亿限售股,占全部股份的66.54%。6月5日,九安医疗报收9.42元,微涨1.07%。
不过,由于九安医疗此款产品盈利并不确定,加上6月股价开始下跌,此番已难逃借概念炒作之嫌。
“可穿戴设备”浪潮
5月初,斯坦福大学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可穿戴传感器。据了解,这一传感器只有纸片般薄、邮票一样大小,心脏病患者把它贴上手腕,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心脏测试,而不会影响他们日常工作生活。
另一方面,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穿戴技术已经时机成熟,苹果正在致力于发展此业务。
上述两件事情刺激着“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概念蔓延与发酵,九安医疗也在此时推出了相应产品——可穿戴手表计步器iHealth AM3。
而九安医疗5月如此抢眼的表现,正是源自其这款产品。
九安医疗对该产品这样介绍,只需佩戴在手腕上即可推测用户运功时消耗热量和睡眠质量等信息,并与智能手机相联处理数据,旨在督促人们将相关检测数据应用到健康管理和减肥之中。
随着谷歌、苹果、三星等行业巨头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在可穿戴设备上之后,智能眼镜和手表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市场热情也是持续走高。
九安医疗这款可穿戴计步器即将试水的消息一经推出,公司股价自然一路疯涨。此外,九安医疗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产品——iHealth系列产品2012年在国际市场方面也有所拓展,公司先后发行了世界首款与苹果产品相连的血压计、蓝牙血糖仪等产品。
根据瑞士信贷发布的报告显示,可穿戴科技会是市场上的下一个“大头”,未来三五年市场价值将从今天的30到50亿美元发展到约500亿美元。
素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也在其2013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新增长点。
而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成为了最被期待的一个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可穿戴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较2011年增长了37%。ABI预计,未来五年内可穿戴式无线体育器材和医疗设备市场,将从2011年的2077万台增长至2017年的1.695亿台。
这股浪潮不可避免的冲击着中国市场。
艾媒咨询在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年度报告》中表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接近50亿元。
正是在这样“一片利好”的背景下,刺激着国内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飘红”。
然而,尽管可穿戴市场有着巨大潜力,但到目前为止,都难以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宿命,国内企业更是难以分到一杯羹。
概念大于业绩?
显然,可穿戴技术和产品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又一波炒作的源泉。从A股市场看,从可穿戴消费电子股到可穿戴医疗保健股,近几周来,都在轮番上演暴涨行情。以5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医疗器械股上涨24.17%,位居前列,电子信息板块的涨幅也达到18.31%。
但是,就市场情况来看,九安医疗的这款手表计步器并无盈利预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其难免有借着“可穿戴医疗”炒作的嫌疑。
九安医疗先后于5月7日与6月3日发布了两则澄清公告,在外界看来,此异动公告更像是在“打广告”。
根据九安医疗的公告,九安医疗2012年研发的可佩戴式手表计步器将于今年上半年投入欧美市场,目前已经在美国上市,此款可穿戴手表计步器“试水”欧美市场后,方能获悉未来订单及营收情况。也因为消费者对于此产品认可度的不确定性,销售和盈利情况目前无法预测。
九安医疗也曾公告中提醒,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认可程度有很大不确定性,销售和盈利情况目前都无法预测。目前九安医疗的销售收入分为国内以及外贸两块,2.46亿元的外贸收入占营收比重近70%,不过由于营业成本远高国内市场,所以24.3%的毛利率也不足国内毛利率(53.5%)的一半。很显然,该产品在美国的试水,除了市场的认可,其他方面也同样面临着考验,最终能形成多大收益还很难说。
也就是说,所有关于九安医疗计步器的想象都为时尚早。
目前,仅就国外市场而言,用于医疗健身的可穿戴设备差异不大,不管是腕带、计步器还是手表计步器,都是检测睡眠、记录运动等功能。
可九安医疗的手表计步器只针对欧美市场,这将面临众多的竞争者。根据以往财报,九安医疗的海外业绩并不理想,收入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根据九安医疗2012年的年报,其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减少了11.18%,毛利率仅为国内市场一半。
另一方面,根据九安医疗在2012年年报的规划,2013年九安医疗争取上市十款左右的新产品,进一步丰富公司移动健康、智能家居、母婴监护系列三大板块的产品链。如今,2013年已经过半,而运动记录仪iHealth仅是九安医疗在运动健身领域推出的第二款产品。
显然,九安医疗业绩与其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并不匹配。
在“可穿戴医疗”概念的爆炒身后,仅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可穿戴医疗市场需求仍然较为小众,未来真正广阔的市场在哪里?尚未可知。